家住东山归去来,十年波浪与尘埃。
头颅今日已如许,勋业古人安在哉。
沧海巨帆晴望济,长途疲马早思回。
闲非闲是俱抛却,濯足沧浪坐钓台。
【注释】
己巳:即嘉靖四十三年(1564),作者时年五十岁。东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晋代谢安隐居于此。
十年:指自万历十二年(1584)以来至此时已十年。波浪与尘埃:比喻政治上的坎坷和挫折。
头颅今日已如许,勋业古人安在哉:意思是说,自己如今已到了垂暮之年,功名事业已经没有希望了。
沧海:大海。巨帆:大船的帆。晴望济:指乘船渡海。济,渡也。
长途疲马:指远行的疲惫马匹。早思回:指早想回到家乡。闲非闲是:指是非成败都是身外的事,不必挂怀。濯足沧浪:洗脚在沧浪江中。沧浪,即长江的别称。
【赏析】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晚年的作品。王慎中(1509—1551),字道思,一字遵唐,一字改之,号玉溪,晋江人,世称晋江先生。隆庆二年(1568)进士,曾任南京刑部主事、吏部验封司郎中、南京国子祭酒等职,以直谏被贬为广东琼州府同知,后调任福建参议。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平正。此诗是第二首,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归隐的思想。
开头两句点出自己此次归乡的原因。“家住东山归去来”,是说自己这次回来,是因为有家可归。“十年波浪与尘埃”,是说他在这波涛汹涌、战乱不断的十年中,历经艰难险阻,受尽折磨摧残,就像被卷入海浪中的尘土一样,漂泊不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苦闷,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归隐山林、享受清幽宁静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又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头颅今日已如许”,是说自己现在年纪已老,头发已白,身体也已经衰老不堪。“勋业古人安在哉”,则是说那些曾经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已经离世而去,他们的功绩和荣耀都成为了过去式,再也无法重现于世人面前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叹和无奈。
中间两联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状态的设想和期待。“沧海巨帆晴望济,长途疲马早思回”,是说在广阔的海洋上乘坐着一艘巨大的帆船,向着远方驶去;而那长途跋涉归来的疲惫之马,也早就开始思念起故乡来了。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海上航船和疲惫之马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状态的憧憬和期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回归自然的向往之情。
最后一句“闲非闲是俱抛却,濯足沧浪坐钓台”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归宿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平凡的日子还是忙碌的工作,我都将其抛弃,只愿在沧浪江畔洗去尘埃,过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方式,就如同坐在钓鱼台上悠然自得的样子一样,充满了悠闲自在的气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过一种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和对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