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峰自在诸天上,半醉来登不用扶。
思入湖天同浩荡,望穷云树转模糊。
五更客梦侵云冷,一片禅心对月孤。
自是世缘犹未了,几时同此结跏趺。
【注释】
宿尧峰寺:夜宿尧峰寺。尧峰:山峰名。
自在诸天上,半醉来登不用扶:意谓自己已如天人般自由自在,无须扶持,故来此登山。
思入湖天同浩荡:意谓想到湖水广阔无边,与天地相连,心情也变得浩荡无垠。
望穷云树转模糊:意谓远望天空中云和树木逐渐变得朦胧不清,仿佛在云雾缭绕之中。
五更客梦侵云冷,一片禅心对月孤:意谓夜深时,客旅之人的梦境被寒冷的月光所侵扰,一片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自是世缘犹未了,几时同此结跏趺:意谓自己与世俗的缘分仍未了断,不知何时才能像这里的人一样,结跏趺坐,参悟人生真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尧峰寺夜宿时所作。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禅趣。诗人以尧峰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夜晚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大自然、人生和佛学的深深感悟。
第一句“尧峰自在诸天上”,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尧峰之高耸入云,仿佛直通天际,如同诸天之上一般。这里的“自在”二字,不仅描绘了尧峰的高峻雄奇,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超然和自由。
第二句“半醉来登不用扶”,进一步突出了尧峰之高险,使得诗人在半醉状态下依然能够轻松登顶。这句中的“不用扶”更是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第三句“思入湖天同浩荡”,诗人想象自己融入了广阔的湖水和苍茫的天空之中,感受到了天地之大,心胸也随之开阔。这句中的“湖天”一词,更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
第四句“望穷云树转模糊”,诗人继续描绘了自己远望时的所见。随着距离的增加,原本清晰的云树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云雾所笼罩。这种朦胧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到一种神秘与深邃。
第五句“五更客梦侵云冷”,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突然做了一个关于梦境的梦。梦中的他被寒冷的月光所侵扰,仿佛身处一个遥远而冰冷的世界。这句中的“侵云冷”更加强化了梦境的凄凉与孤独。
第六句“一片禅心对月孤”,诗人面对皎洁的月光,内心却感到无比孤独。他将自己的情感与月亮相呼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寥与无奈。这种孤寂的情感,与前几句的壮丽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一句“自是世缘犹未了,几时同此结跏趺”,诗人感叹自己的世俗之缘尚未了结,不知何时才能像这里的人一样,能够真正地放下一切纷扰,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这句中的“结跏趺”是指佛教中的坐姿,象征着修行者的境界与心境。
整首诗通过诗人在尧峰寺的夜宿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佛学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