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宛在碧山腰,山下行人不受招。
梁作虹蜺应可渡,水如衣带却成遥。
清风入夜生蘋末,细雨扶春上柳条。
不是休文能醉我,平生磊块仗谁浇。
【注释】
黄墅沈氏:地名。
茅堂:草屋,指诗人的居所。宛(wǎn)在:仿佛。碧山腰:青翠的山腰间。
梁作虹蜺应可渡:桥上飞檐像彩虹一样高挂,好像可以渡过洞庭。梁:指桥上的飞檐。
水如衣带却成遥:湖水像衣带一样细长,但却遥不可及。
苹末:浮萍的叶子。
扶春:扶持、吹拂春天。
休文:晋代文学家潘岳,字安仁。他曾经有“荡涤尘滓,而遗物累,濯除尘缨,而流芳表”之语,这里用来比喻酒。
【译文】
茅屋依然存在在青翠的山腰,山下的行人却因我而无法前往。
桥梁飞檐像彩虹一样高挂,似乎可以渡过洞庭湖;但湖水如同衣带一般细长,却又遥远难至。
清风夜来吹动浮萍的叶子,细雨春风催开柳条。
如果不是潘岳那样的大文豪能让我醉,那平生心中的块垒又该向谁倾诉呢?
【赏析】
此诗写舟行遇阻,泊于洞庭湖畔,怀念故乡之情。首联点明地点、环境,并暗指友人沈氏;颔联用夸张手法,写洞庭湖景色,既生动又形象;颈联借景抒情,写洞庭湖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尾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出对故乡和知已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开阔而深远,语言优美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