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袂枫桥忆去年,旋闻廷论几扶颠。
尚方甫听尚书履,春水忙归野渡船。
冠盖便应倾洛社,经筵不道少伊川。
从今乌石冈头巘,付与希夷自在眠。

【注释】

和见素尚书得谢之韵二首 其一:和,应和。尚书:指宰相。见素:诗人的别号。谢之韵:即谢诗之韵。二首:这里指《答谢脁诗》中的两首。

把袂:挥手道别。枫桥:在苏州阊门外,跨吴越二州。

旋闻:不久便听说。廷论:朝廷的议论。几扶颠:几乎要被贬斥。

方听:刚刚听到。尚书履:尚书履声。尚书为百官之首,故称“尚书履”。

春水忙归野渡船:春天的水势匆匆地流回野外渡口的小船。这句是说,不久就听到朝廷的议论,将有贬官之灾。

冠盖:官员的车乘。倾洛社:洛阳的士大夫们倾慕、依附他。洛社:指东汉末年名士祢衡与孔融等人结的友谊团体。

经筵:皇帝讲学的地方。少伊川:指宋神宗时王安石罢相,司马光等执政的熙宁变法时期。

乌石冈头:山名。位于浙江绍兴市东南三十里处。希夷:“希”意为希望,“夷”意为平坦。这里是说自己像希望一样,可以平心静气地度过这一场风波。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当时,诗人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了朝廷,被削职放还。这首诗就是他在谪居期间写的。诗人以谢诗之韵作答,表达了自己对朝政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