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柳疏疏还密密,狸奴稳卧阶前日。
日长睡起鸣一声,掉尾欲行还不行。
先皇为爱驯且异,呼之即来麾即逝。
偶然点缀为写生,毰毸毛衣狮子形。
绛罗垂垂铃索索,目光耽耽透帘箔。
纵然未解起捕鼠,鼠辈见之应胆落。

【注释】

宣庙:即唐宣宗。

画猫歌:指唐代诗人李贺《画鹰赞》诗,此诗借物抒情,赞美画师高超技艺,表现了作者对画师的崇敬之情。

禁柳:皇宫门前的柳树。

狸奴:猫。

掉尾:猫儿摇尾。

毸毸(wěi):形容毛衣蓬松的样子。毸,象声词。

绛罗:深红色丝织品。

铃索索:铃声。

目光耽耽:眼睛闪闪发光的样子。耽耽,同“眈眈”,注视的样子。

起捕鼠:捕捉老鼠。

【译文】

皇宫门前的禁柳疏疏密密,猫儿稳卧在阶前晒太阳。

日子一天天过去,猫儿睡醒后发出一声鸣叫,尾巴摇摆不定,似乎想走动但又停住脚。

先皇爱它又驯又异,一呼就到挥就离去。

偶然用来点缀画画,猫儿毛茸茸似狮子形状。

红绫垂着长长的铃索,猫儿眼睛闪着光,透帘箔映出身影。

纵然不能捉老鼠,但老鼠见它一定会胆落。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贺的名篇之一,也是李贺咏物诗中最有名的一首。此诗以宫廷画师为题材,通过赞美画师的高超绘画技巧,表达了对画师技艺的由衷赞赏和对画师的敬佩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第一句“禁柳疏疏还密密,狸奴稳卧阶前日”,描绘了皇宫门前的禁柳疏疏密密的景象,以及猫儿在阶前悠然自得地晒太阳的情景。这里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将禁柳的疏朗与狸奴的悠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第二句“日长睡起鸣一声,掉尾欲行还不行”,进一步描绘了狸奴在阳光照耀下醒来后发出的一声鸣叫,以及其尾巴摇动却最终没有行动起来的情景。这里的描写既突出了狸奴的慵懒和惬意,又展示了其内心的微妙变化。

接着两句“先皇为爱驯且异,呼之即来麾即逝”,则是从皇帝的角度出发,描述了画师受到皇帝宠爱的原因。皇帝因为喜爱画师的手艺,所以能够呼唤他前来;然而一旦召唤停止,他又像影子一样迅速消失不见。这一句中,画师成为了皇帝手中的玩偶,而皇帝则成为了画师的主人。

第四句“偶然点缀为写生,毸毸毛衣狮子形”,则是从画师的角度出发,描绘了他在绘制画作时的情景。他偶尔用一些细节来点缀整个画面,使得整幅画仿佛一只栩栩如生的狮子。这里的描述既展现了画师的高超技艺,又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最后两句“绛罗垂垂铃索索,目光耽耽透帘箔”,继续描绘了画作的细节。深红色的丝质衣物垂挂着长长的铃索,而猫儿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仿佛透过帘箔直视外界。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画作的立体感和动态感,也更加深入地刻画了画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画师、禁柳、狸奴等事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画师的敬佩之情和对艺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