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灵峰岭,苍茫寓国山。
两湖分映东西间。
两湖相去无十里,龟龙天池相对起。
朝游长林暮小沚,荡舟欲行行且止。
君非渭川叟,公侯封已晚。
又非鸱夷子,烟波去不返。
要知钓徒非钓徒,敕赐散仙在江湖。
诗句释义
1 嵯峨灵峰岭:形容山峰高耸且陡峭。
- 苍茫寓国山:表示山脉辽阔无垠,仿佛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 两湖分映东西间:指两个湖泊分别位于东南方和西南方,相互映衬。
- 两湖相去无十里:描述两个湖泊之间的距离很近,大约只有十里之遥。
- 龟龙天池相对起:“龟龙”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地理特征或自然景观,“天池”则可能暗示着湖泊的清澈美丽。
- 朝游长林暮小沚:描述早晨游览树林,黄昏时分在小水边休息的情景。
- 荡舟欲行行且止:表达想要继续前行却又因美景而停下脚步的复杂情感。
- 君非渭川叟,公侯封已晚:这里提到“君非渭川叟”可能是指诗人自比为渭河之畔的老者,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已晚的感慨;“公侯封已晚”则可能是说已经错过了成为公侯的机会。
- 又非鸱夷子,烟波去不返:“鸱夷子”可能是一种传说中的人物,或者是指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烟波去不返”意味着远离尘世喧嚣,追求一种超脱的生活。
- 要知钓徒非钓徒,敕赐散仙在江湖:强调诗人虽然被世人称为钓翁(指以钓鱼为生的隐士),但真正的自由是不被世俗名利所束缚,而是像皇帝赐予的神仙一样,逍遥自在地生活。
译文
嵯峨的灵峰岭上,苍茫的寓国山上。
两个湖泊在东西方向之间相对映衬。
两个湖泊的距离只有十里,龟龙天池相伴而生。
一天之内可以游玩长林,傍晚时分在小水边停歇。
你并非渭川叟,错过了公侯封赏的最佳时机。
你又并非那个传说中远走高飞的鸱夷子,无法再返回那烟波浩渺的江湖。
要知道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钓翁,不是那些被世俗名利束缚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人物活动,表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作者通过对灵峰岭、寓国山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同时通过“两湖”和“龟龙天池”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景象的壮丽与神秘。接着,通过对比“相去无十里”的近距离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诗中的“君非渭川叟”、“又非鸱夷子”,以及“要知钓徒非钓徒”等句子,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看法,认为真正的生活应当超越这些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最后两句,通过“敕赐散仙在江湖”的形象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即使在世俗眼中,他仍然是一位不受束缚的仙人。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