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烟水空复空,乃在武昌之西、嘉鱼之东。
气吞长江卷七泽,闻有至人昔年隐居渔钓于其中。
迩来一百四十载,九疑联绵竟谁在。
岂知苍梧万里云,山中亦有东湖俨相待。
浔江漓江左右流,落霞孤䳱长悠悠。
闲来朅登大云岭,霜露郁郁愁松楸。
主人自是身许国,到此谁能忘首丘。
此亦一东湖,彼亦一东湖,乾坤万里云飞孤。
愿君慷慨终许国,致君尧舜始作范蠡扁舟图。

东湖烟水空复空,乃在武昌之西、嘉鱼之东。——诗句释义

东湖烟水空复空:东湖,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其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美。烟水二字形容湖水与山峦相映成趣的景象,空复空则传达了一种虚无飘渺之感。这一句诗描绘了东湖的自然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之中。

气吞长江卷七泽,闻有至人昔年隐居渔钓于其中。——诗句鉴赏

气吞长江卷七泽:这句诗以气势磅礴的语言展现了长江的浩渺与壮丽。卷七泽可能是指长江流域的七个湖泊,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长江的广阔和深邃。至人指古代隐逸高士,诗人以此形容那些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理想人物。他们如同至人一般,选择在东湖这片山水间隐居生活,远离尘世喧嚣。

迩来一百四十载,九疑联绵竟谁在。——诗句赏析

迩来一百四十载: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暗示着东湖地区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变迁。九疑联绵可能指的是九嶷山连绵起伏的地形特点,也可能是对历史遗迹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引发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岂知苍梧万里云,山中亦有东湖俨相待。——诗句欣赏

岂知苍梧万里云:苍梧即今广西桂林一带,万里云形容云海茫茫、无边无际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东湖周围的山水与苍梧的云海,突显出东湖独特的自然魅力与宁静之美。山中亦有东湖俨相待:这一句诗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东湖比喻为一位等待主人归来的知己,表达了对东湖深深的眷恋之情。

浔江漓江左右流,落霞孤鹜长悠悠:这句诗描绘了东湖周边的两条江河——浔江和漓江,以及它们交汇处的落霞与孤鹜(孤独的水鸟)相伴的场景。长悠悠形容流水悠长、不绝如缕,诗人通过细腻的刻画,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

闲来朅登大云岭,霜露郁郁愁松楸:朅是古汉语中的“来到”,朅登表示登临大云岭。霜露郁郁指山上的霜雪覆盖,愁松楸则表达了诗人因登高望远而产生的愁绪与思乡之情。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和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仕途的无奈与感慨。

主人自是身许国,到此谁能忘首丘:主人自是身许国:这里的主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愿意为国家效力,牺牲个人利益。至此谁能忘首丘:首丘指家乡或故土,诗人感叹在这样的境遇下,谁又能忘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呢?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忠诚与个人情感的矛盾与挣扎。

此亦一东湖,彼亦一东湖,乾坤万里云飞孤:此亦一东湖,彼亦一东湖: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强调了东湖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乾坤万里云飞孤:乾坤代表天地,万里表示辽阔无垠,云飞孤则形容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景象。这一句诗描绘了东湖上空变幻无穷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

愿君慷慨终许国,致君尧舜始作范蠡扁舟图:愿君慷慨终许国:愿您能胸怀壮志、慷慨激昂地为国家付出努力。致君尧舜始作范蠡扁舟图:尧舜指的是古代贤君尧和舜,范蠡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谋略家,扁舟图指《吴越春秋》中的一则故事,讲述范蠡辞官归隐后泛扁舟遨游江湖的故事。诗人借此典故鼓励人们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勇于担当,做出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不仅是对东湖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之作。它通过对东湖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