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天边光未缺。
昨宵才过中秋节。
大官酒馔年年设。
今年别。
寿筵开处依林樾。
碧水丹山常梦说。
如今总在门前列。
舞妙词新声激烈。
歌一阕。
金樽满泛清秋月。

【注释】:

宝月天边光未缺。

昨宵才过中秋节。

大官酒馔年年设。

今年别。

寿筵开处依林樾。

碧水丹山常梦说。

如今总在门前列。

舞妙词新声激烈。

歌一阕。

金樽满泛清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自寿词,作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九月。当时作者六十岁。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意境开阔,气势雄壮,语言质朴流畅而不失华美,风格豪放不羁。

首句“宝月天边光未缺”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它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在中秋佳节之际,作者感慨时光飞逝,岁月蹉跎,不禁抚今追昔,抒发了深沉的感慨。“宝月天边光未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天空,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大地。这个画面让人感觉宁静、美好而又令人陶醉。

“昨宵才过中秋节。”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中秋节的热闹气氛。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作者回忆起去年的中秋节,那时的热闹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令人怀念不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当下的感慨。

“大官酒馔年年设。”这句诗描述了官场中人们常常设宴招待宾客,享受美食的情景。这里,诗人用“大官酒馔年年设”来形容官场中人的生活富足、奢侈。通过对比自己与官场中的不同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感慨之情。

“今年别。”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况的不满和感慨。由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使得诗人不得不离开这个环境,去寻找新的出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新生活的追求。

“寿筵开处依林樾。”这句诗描绘了寿宴开始时的场景。人们围坐在树木掩映的地方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这里的“林樾”指的是树木遮蔽下的阴凉之地,象征着安宁和舒适的环境。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于这个特殊时刻的感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欣赏之情。

“碧水丹山常梦说。”这句诗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碧水和丹山都是大自然中的美景,它们常常出现在诗人的梦中。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如今总在门前列。”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当前地位的无奈和感慨。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使得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此,他现在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默默无闻地度过每一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舞妙词新声激烈。”这句诗描绘了宴会上人们的欢快场面。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歌声嘹亮,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这些诗句传达了作者对这种欢乐氛围的喜爱和赞美。

“歌一阕。”这句诗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前面的描述和描绘,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最后一句“金樽满泛清秋月。”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收尾和展望。在这里,作者用“金樽”来象征酒杯,用“清秋月”来代表美好的夜晚。他举起酒杯,尽情地品味着这美好的夜晚。这不仅是对自己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通过这样的结尾,整首诗歌更加完整而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