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客当年去国时,西风洒泪满瑶卮。
屋梁夜月怀人梦,一日三秋采葛诗。
淮海苍茫归棹久,山林疏散入城迟。
考槃徐孺今谁是,下榻陈蕃荷尔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答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诗的首联是写景:“西风洒泪满瑶卮”,“当年”指诗人去国时,“洒泪”即流泪,“瑶卮”即玉杯。“西风”“洒泪”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悲凉和哀怨之情;“瑶卮”即玉杯,借指酒器,“洒泪”即流泪,表达诗人流落他乡的悲凉和哀怨之情。
颔联“屋梁夜月怀人梦,一日三秋采葛诗”,意思是说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想象着在故乡的生活,而此时却只能空怀梦想,不能回到故乡。这里“一日三秋”化用《诗经·秦风·蒹葭》中的“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屋梁夜月”暗喻诗人的漂泊生活,以及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忧伤。
颈联“淮海苍茫归棹久,山林疏散入城迟”,意思是说诗人在淮海一带漂泊已久,如今终于要回家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回家的时间却迟迟不能确定。这里“淮海”即淮阴,今属江苏省,是诗人的故乡所在之地。“苍茫”即辽阔广大的样子,形容诗人的故乡非常辽阔广大,而诗人却长期在外漂泊。
尾联“考槃徐孺今谁是,下榻陈蕃荷尔私”,意思是说现在能像徐庶那样隐居不仕的已经没有了,只有陈蕃可以放下官职为别人做事。这里“考槃”即隐居的意思,“徐孺”即徐稚,字孺子,东晋隐士;“陈蕃”即陈实,字仲师,东汉初年隐士,后官至大中大夫。这里作者自比徐庶,自比陈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能像徐孺一样隐居不仕的已经没有了,只有陈蕃可以放下官职为民服务。这里“下榻”即投宿的意思,“陈蕃”即陈实,字仲师,东汉初年隐士,曾出仕为尚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能够像陈蕃一样为民效力的人已经很少了。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遇及思想感情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旷,风格高远。
【答案】
赵汝承郡阁燕集次韵
迁客当年去国时,西风洒泪满瑶卮。
屋梁夜月怀人梦,一日三秋采葛诗。
淮海苍茫归棹久,山林疏散入城迟。
考槃徐孺今谁是,下榻陈蕃荷尔私。
译文
我当年离开家乡时是贬官被放逐到京城,那时西风吹拂着我的脸颊,泪水如注。
我在梦中怀念着故乡的屋梁上悬挂的明月,仿佛又看到自己一天之中三次采葛。
我漂泊于淮海地区很久了,如今终于要回去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回家的时间却迟迟不能确定。
现在像徐庶一样隐居不仕的人都没有了,只有陈蕃可以放下官职为民效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郡阁,并交代此次聚会的原因(燕集)及时间——次韵。颔联写送别之际的感伤。诗人以“洒泪”二字直抒胸臆,既表现了自己的凄苦哀怨,也暗示了这次离别不是一般的分别。“西风”、“夜月”、“瑶卮”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从而衬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颈联写别后的期待与忧虑。诗人想象着自己归家后的心情与处境,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向往。尾联写对陈蕃的赞颂和自我期许。诗人自比徐孺、陈蕃,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自然流畅,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