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让良美名,高士闻之羞。
潺潺涧水出,吾欲枕其流。
【注释】
郢中:地名。在今湖北江陵县北。胜迹:名胜古迹。十绝:指《楚辞·招魂》中的“九歌”十首及“天问”一诗,相传屈原遭谗被害后,楚人为之祭祀,故有“郢中胜迹”之说。
良美:美好。
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羞:惭愧。
潺潺:水流动的声音,形容涧水流动的声音。
吾欲:我愿。
枕其流:卧听流水声。
【赏析】
此为一首山水诗。诗人以洗耳泉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揖让良美名,高士闻之羞”。这里说的是“洗耳泉”,它因水清如玉、清澈见底而得名。“揖让”二字,既形容泉水淙淙流淌的样子,又暗含着人们向泉水致意的情景。“高士闻之羞”,意思是说,因为“洗耳泉”水质纯洁,所以人们见了都会感到羞愧难当,不敢直呼其名,以免玷污了这清澈的水。
次句“潺潺涧水出,吾欲枕其流”。这句诗的意思是,那山涧里的溪水缓缓流淌,我真想躺在它的岸边休息片刻。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内心活动,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这首诗的主题——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洗耳泉”三个字作为整首诗的总结语,点明了诗的主旨。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风光,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