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石焚香任意眠,醒来时有客谈玄。
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青崖百丈泉。

【注释】正德甲戌年: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升南京鸿胪寺卿:唐制,鸿胪寺卿为三品官,故称。

【赏析】这首诗作于贞元十四年春,诗人刚到任不久,心情舒畅,于是在山中扫石焚香,任意眠睡,醒来时有客人来谈论玄理。诗人以清高自许,不愿与尘世同流合污。

首句“扫石焚香任意眠”,写诗人来到山中后,心境旷达,无所拘束。“扫石”二字,点出了“烧香”,可见其虔诚之态;“焚香”又暗示了其超然物外之心态。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初到任时的轻松、愉悦心情,也表现出他洁身自好、不染尘俗的高雅情趣。

次句“醒来时有客谈玄”,是说他醒来之后,发现有客人正在与他谈论玄理。“玄”即玄学、玄言,指道家学说,这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思潮。诗人在这里用一个“谈”字,表明他并不想听客人的玄言,而是喜欢他们来打扰他。这种表现手法,既体现了他的率真性格,也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高傲态度。

颈联“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青崖百丈泉”,是说诗人坐在青崖之下,面对着百丈深的泉水,而那阵阵松风却无需用蒲葵扇来驱散,因为他已进入了忘我的境界。这里的“不用”,“坐对”等词语,都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诗人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心境,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出世间”、“入空门”的境地,因此,一切世俗的东西都无法干扰他的心灵。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心无杂念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社会风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