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城野谷高孝子,三载倚庐棘蒿里。
鬼吹墓前灯,龙喷泉下水。
霜狐雪兔嬉成群,鸟阵多如垄上云。
朱花瑶草绿芳芷,松楸马鬣堂封起。
高孝子,歌转悠。
人生尘世孰无母,归来叹尔先白头。

【诗句释义】

高孝子,即高孝妇。她是郏城县的农家妇女,因与公婆发生口角后,愤然投河自尽,年仅二八。

“三载倚庐棘蒿里”,三年时间,她在荆棘丛生的墓旁搭了一个简陋的茅棚。

“鬼吹墓前灯”,传说人死后,其魂不散,能看见亲人生前的一举一动。她看到坟墓前的灯在闪烁,知道是鬼在为她送行。

“龙喷泉下水”,传说龙王会为死去的人开一个水道,让她的灵魂可以到天上去。所以,她看到从龙王庙的水井处冒出的泉水,就知道她要升天了。

“霜狐雪兔嬉成群”,传说死去的人会变成狐兔等动物,和它们一起嬉戏。所以,她看到一群狐狸兔子嬉戏成群,就知道自己已经升天了。

“鸟阵多如垄上云”,传说死后的人会成为天上的神仙,他们的队伍像云一样多。所以,她看到天上飞过的鸟阵,就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神仙。

“朱花瑶草绿芳芷”,“朱花”、“瑶草”都是指天上的花草,而“绿芳芷”则是指地上的花草。传说死后的人会变成天上的花草,所以,她看到天上的花草比地上的还要绿,而且还有一股芳香。

“松楸马鬣堂封起”,传说死后的人会变成树上的动物,比如马、牛等。而“松楸”则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木制工具,用来埋掉死者的尸体。所以,她看到树上的动物被埋起来,就知道她已经升天了。

【译文】

郏城野谷的高孝妇,三年时间,她在荆棘丛生的墓旁搭了一个简陋的茅棚。鬼吹墓前灯,龙喷泉下水。霜狐雪兔嬉成群,鸟阵多如垄上云。朱花瑶草绿芳芷,松楸马鬣堂封起。高孝妇,歌转悠。人生尘世孰无母,归来叹尔先白头。

【赏析】

这是一首写高孝妇故事的诗。高孝妇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普通女子,因不堪忍受丈夫的凌辱而自杀身亡。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孝妇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命运以及家庭伦理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郏城野谷”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接着,诗人用“三载倚庐棘蒿里”来描绘高孝妇守寡三年的情景。这里的“倚庐”、“棘蒿”都是形容高孝妇生活的艰辛和孤独。接下来四句描述了高孝妇在墓地附近生活的情景。她看到了鬼吹墓前灯、龙喷泉下水、霜狐雪兔嬉成群、鸟阵多如垄上云等自然景象,感受到了生死轮回、阴阳相隔的神秘氛围。这些描写既展现了高孝妇的坚韧和乐观,也反映了她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接下来的六句则转向对高孝妇的赞美和歌颂。诗人以“朱花瑶草绿芳芷”来形容高孝妇的美丽和纯洁,以“松楸马鬣堂封起”来形容她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质。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高孝妇与其他人物进行了对比和衬托。例如,诗人提到“人生尘世孰无母”,意味着世间的母亲都是辛苦操劳、无私奉献的,而高孝妇却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高孝妇的不幸和悲哀,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最后两句“高孝妇,歌转悠。人生尘世孰无母,归来叹尔先白头。”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珍视亲情、尊重母亲,因为她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同时,诗人也感叹高孝妇的不幸遭遇和她过早离世的命运,希望她能够安息和得到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高孝妇故事的描述和赞美,传达了对亲情、生命、死亡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既有对高孝妇的赞美和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