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涨春流,江声入夜遒。
行装双蜡屐,短鬓一虚舟。
此地曾驱鳄,清时且泛鸥。
明朝又归去,饱卧有山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圈定答题的区域;接下来就是对诗句的理解,包括诗句的字词、句间逻辑、内容情感等方面;最后要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本题中,“积雨涨春流,江声入夜遒”,写景抒情。前一句描写的是一幅春江图:细雨如丝,春水上涨,江面变得开阔,春潮澎湃,江声浩荡。这两句诗以动写静。第二句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境界,在月色朦胧的夜晚,诗人听着江声入耳,不禁思绪飞扬,情思绵绵。第三句是说,为了出行方便,诗人特地准备了一双双蜡屐。第四句是说,由于鬓发稀疏而感到短促,因此乘舟而行,显得更加悠闲自在。第五句点出当年曾驱赶过鳄鱼,如今却只能泛舟江上,任其自然。第六句说,明天早晨又将归去,所以诗人打算饱卧于山楼之上。
【答案】
示例一:
译文:
细雨纷飞,春天的水涨了起来,江水声入夜更加激越。
准备行装,穿上了双蜡屐,鬓发稀疏觉得时间过得快。
此地曾经赶走过鳄鱼,清平之世,泛舟江上,心情舒畅。
明天早晨又回去,想好好地睡在山楼之上。
赏析:此诗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生活。首联写景,用雨势、水流来烘托自己的归隐之情。中间两联叙事,表达了作者的闲逸之趣和对往昔经历的怀念。末联抒情,表明自己欲归隐山林的心意。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恬淡。
示例二:
译文:
连绵的细雨把春天的江水涨得很高,夜里江水的涛声也显得雄壮有力。
准备行装,穿上了双蜡屐,觉得岁月匆匆,白发丛生。
曾经驱赶过鳄鱼,如今却只泛舟江上随波逐流。
明天清晨又要去归隐,打算好好休息在山楼上。
赏析:此诗抒发了诗人归隐后的心情。第一段写诗人归隐后所居环境,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第二段写诗人归隐之后的生活,表现了诗人闲适、超脱的心境。第三段回忆往事,表达归隐后的愉悦之情。尾段表明诗人归隐的决心。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意境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