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寒雀喧,薄暮亦来归。
鸣啄自无患,丛竹欣相依。
凉风吹衡宇,明月照素帷。
寄傲此窗下,太息往事非。
今兹已息交,门外车马稀。
慰我闲居夕,岁寒良不违。
【注释】
朝闻雀声:早晨听到鸟叫声。寒雀:寒冷中的鸟儿。喧:喧闹。
鸣啄自无患:鸟儿的鸣叫声和啄击声都不会带来祸患。
丛竹欣相依:竹林中鸟儿相互依偎。
凉风吹衡宇:清凉的风拂过屋子。衡宇,屋宇。
明月照素帷:明亮的月光映照着白色的帐子。
寄傲此窗下:在此窗下寄托傲骨。傲,傲慢、高傲。
往事非:过去的是非荣辱都已过去。
今兹已息交:现在已不再与人为友。今,现在;兹,此;息交,停止交往。
门外车马稀:门外的车马行人稀少。
慰我闲居夕:安慰我在傍晚时闲居在家。
岁寒良不违:即使到了严冬时节也毫不违背。
【译文】
清晨听见鸟儿的鸣叫,
早晨听到鸟儿的喧闹,到晚上鸟儿也归巢。
鸟儿的鸣叫声和啄击声都不会带来祸患,
鸟儿在竹林里相互依偎着。
清凉的风拂过屋子,明亮的月光照着白色的帐子,
在此窗下寄托傲骨,心中感慨往事已成过去。
现在已不再与人为友,门外的车马行人稀少,
安慰我在傍晚时闲居在家,即使是寒冬也毫不违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诗人退隐山林的生活情趣的作品。全诗语言平易浅近,但意韵深婉。诗的前半首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晨昏图景,后半首则抒写了退隐后的闲适之情。
“晨闻雀声”二句,点明退居山野的时间和环境。诗人于清晨起床,便听到了山中鸟雀的叫声。他走出房门,来到院中观赏,发现那几只喜鹊正在树上争食而互相厮打,叽叽喳喳,闹成一团。这种欢快的声音,使得诗人不禁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欢乐时光。诗人以“朝闻”“薄暮亦来归”两句,写出了鸟儿从早到晚的忙碌情景,从而表现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鸣啄自无患,丛竹欣相依”二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退隐山林的心境。鸟儿们无忧无虑地觅食,尽情嬉戏,它们在竹林中欢聚一堂,相互依偎,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诗人在欣赏这些快乐的场景时,不禁为鸟儿们所陶醉,仿佛自己也成了鸟儿中的一员。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更加珍惜自己的退隐生活。他在诗中写道:“凉风吹衡宇,明月照素帷”,“寄傲此窗下”,这几句诗既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又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太息往事非”五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过去的事情。他曾为官多年,如今却过着隐居的生活,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他感到失落和无奈。于是,他不禁叹息道:“今兹已息交,门外车马稀。”现在的他已经不再追求世俗名利,也不再结交朋友,只有门前的车马行人渐渐稀少。诗人的这种感叹,实际上是对自己过去仕途坎坷的一种无奈自嘲。
“慰我闲居夕,岁寒良不违”二句,诗人以退隐山林为乐,以闲居生活为幸福。他安慰自己在傍晚时分的闲居生活,表示即使在严冬时节也能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又表现了他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用简单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