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避世者,习静碧云隈。
遂有何颙兴,翻为孺子来。
谭经玉尘落,倚瑟锦弦开。
夜深还说剑,急雨助悲哀。
【注释】
- 隆福寺:在今北京。
- 诸:指作者的朋友们。
- 怜君:对朋友的称呼。
- 避世者,习静碧云隈:隐居的人,常常避开喧嚣的环境。
- 何颙:字子远,东汉隐士。
- 孺子:指作者的朋友。
- 谭经:谈论经书。
- 玉尘:玉石碎片,比喻学问。
- 倚瑟:弹着瑟。
- 锦弦:精美的琴丝,这里泛指优美的乐曲。
- 夜深还说剑:夜里还在谈论武艺。
- 急雨:大雨。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写诗人与友人夜间在隆福寺相聚,谈论经义、音乐和武艺。全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论中不乏生动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豪情。
首联“怜君避世者,习静碧云隈”。此句为第一联的第一句,是全诗的发端。诗人以“怜”起笔,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同情和敬意。诗人认为,那些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纷扰的人,常常避开喧嚣的环境,过着清静的生活。而诗人也正像他们一样,喜欢在幽静的环境中读书、思考问题,因此,他对朋友们能够选择这样的生活表示了由衷的赞赏。这一句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为下面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做好了铺垫。
颔联“遂有何颙兴,翻为孺子来”。此句承接上文,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观点。诗人认为,那些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纷扰的人虽然选择了这样的生活,但是其中有些人却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隐居之地,不得不重新进入世俗社会。这些被迫离开隐居之地的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绪,甚至会因此而感到悲哀。然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被迫离开隐居之地的人往往还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他们通过努力工作和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这种精神值得赞扬和推崇。
颈联“谭经玉尘落,倚瑟锦弦开。”此两句是颔联的延续和发展,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夜谈的情景。诗人用“谭经”和“锦弦”这两个词汇,巧妙地表达了他们在夜晚畅谈经义的场景。他们不仅谈论经书的内容,还讨论各种学术问题和哲学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和见识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升。同时,他们还通过弹奏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弹奏着优美的琴曲,让美妙的音乐成为他们交流思想的桥梁。
尾联“夜深还说剑,急雨助悲哀。”此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和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描绘夜晚还在谈论武艺的情景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明白,尽管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但是在关键时刻,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而当大雨倾盆而下时,他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雨水冲刷着大地,也带走了他们的思绪和感情。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他们更加怀念彼此之间相互扶持、共同进退的美好时光。因此,他们感叹道:“夜深还说剑,急雨助悲哀。”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朋友们夜谈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推崇。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