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美少年,为吏即神仙。
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
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
诗句如下:
高才美少年,为吏即神仙。
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
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 词语释义:
- 高才美少年:形容许进士才华出众、英俊潇洒。
- 为吏即神仙:形容在官府任职如同神仙般轻松愉快。
- 入境花迎绶:比喻新到任的地方迎接他的都是美景和鲜花。
- 行春雨映旃:形容春天的雨水滋润大地,景色宜人。
- 汉时供奉邑:指古代汉代时的官员被朝廷赐予的土地。
- 鲁国谢归田:比喻像鲁国的孔子那样选择辞官回乡,过上田园生活。
- 化理今良牧:意思是现在的官员能够治理好国家。
- 何须倚昔贤:表示现在的官员已经足够优秀,不再需要依赖过去的贤能。
- 背景知识:
- 这首诗是明朝王慎中的作品,描述了一位有才华的年轻官员在泰安州任职的情景。通过描绘他的到来给当地带来的美好变化,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才能和品德的赞扬。
- 主题思想:
- 本诗主要强调现代官员的能力与古代相比毫不逊色,无需过多依赖过去的榜样,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自我超越的主题。
- 艺术手法:
- 诗歌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如“花迎绶”、“雨映旃”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环境中。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和人文关怀的独特理解。
- 文化影响:
- 此诗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颂扬,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映。它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对于官员职责的理解和期待,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明代文人对于官员才能的认可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的期望和标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