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侵几杖,夜雨静琴觞。
虚院疏风入,回廊隐雾长。
坐淹高士榻,眠拟定禅床。
不染神俱爽,无言意已忘。
【注释】
①春阴侵:春天的阴气侵扰。几杖:指几案上的手杖。②夜雨静琴觞(shāng):夜晚的细雨声,使人平静,仿佛是弹琴和斟酒的声音。③虚院:空荡的庭院,指没有客人的房间。④禅床:僧人坐禅用的床。⑤神俱:佛家用语,指佛教徒的神志、情绪等。⑥定:这里指安下心来。⑦意已:心中的意思已经。⑧忘:忘记了。⑨“不染”句:佛教认为,一切烦恼都是尘垢所致,只要心无杂念,就可以超脱。⑩禅:禅宗,佛教禅宗是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宗派,以“顿悟”(突然觉悟)为修行方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隆福寺内深夜谈禅说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向往之情。
首联“春阴侵几杖,夜雨静琴觞”,写诗人与友人在隆福寺内的深夜谈禅说佛的情景。“春阴”点明时令,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侵”字则表现了雨水滋润万物的景象。“几杖”指的是几案上的手杖,这是僧人常用的物品,诗人用它来象征自己的身份。“静琴觞”,即静坐聆听琴声,饮一杯香茗,这是僧人常有的雅兴。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隆福寺内深夜谈禅说佛时的宁静气氛。
颔联“虚院疏风入,回廊隐雾长”,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的特点。诗人用“虚院”、“疏风”、“回廊”、“隐雾”这些词语来表现这个场景的静谧、空灵。这里的“虚院”是指空旷的寺院,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疏风”则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回廊”指的是曲折的走廊,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隐雾”则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这个场景中的所见所感。
颈联“坐淹高士榻,眠拟定禅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这个场景中的活动。诗人在这里提到了“高士榻”和“禅床”,这些都是僧人常坐或睡觉的地方,诗人在这里用它们来形容自己在这个场景中的心境。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这个场景中的活动以及他的心境。
尾联“不染神俱爽,无言意已忘”,是全诗的总结。诗人用两个“不”字来强调自己在这个场景中的心境,表示他没有被世俗的欲望所影响,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最后,“意已忘”则表明他在这个场景中的心境已经达到了忘我的程度,与世隔绝。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空灵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追求,以及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