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吹玉笛,偏遗怨声来。
楚地已衰柳,吴山尽落梅。
不堪曾憭慄,况值独徘徊。
胡必羌城下,能令壮士哀。

《闻笛》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因听到笛声而产生的悲凉情感。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 何人吹玉笛:询问是谁在吹奏着如同玉石一般清脆的笛子。

  • 偏遗怨声来:表示这悠扬的笛声却带来了深深的哀愁。

  • 楚地已衰柳:暗示了笛声似乎来自于遥远的楚国之地,那里的柳树已经衰败。

  • 吴山尽落梅:通过提到吴地的山和地上的梅花,进一步衬托出环境的寒冷与凄凉。

  • 不堪曾憭慄:表达诗人自己难以承受这种凄凉的心情。

  • 况值独徘徊:更令人感到孤独和无助的是,这种凄清的情境让他独自徘徊。

  • 胡必羌城下:这里用“胡”字暗指异域的羌族,可能是指羌人在城外吹奏的笛声。

  • 能令壮士哀:最后一句表明这种笛声足以使英勇的战士也为之动容,感到悲伤。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作品,还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它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充满哀愁的画面,让人在阅读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