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顾但苍苍,天低湖水长。
烟分微有树,火灭远闻榔。
兴云连海岫,望斗指吴乡。
今日乘槎客,犹如到汉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诗大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宝应湖夜泛”意思是:在月光的照耀下泛舟游览宝应湖。宝应湖是扬州城的一个美丽景点,也是诗人喜爱的地方。
颔联“烟分微有树,火灭远闻榔”。意思是:湖面上水汽弥漫,雾气蒸腾,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树木的轮廓;船行到很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打更人的铜锣声。
颈联“兴云连海岫,望斗指吴乡”。意思是:天上的云彩连接着山峦,月亮升起时在天空中高悬,好像指着吴地。
尾联“今日乘槎客,犹如到汉傍”意思是:今天我乘船游览宝应湖,就好像回到了汉代。
译文:
月光洒满湖面,四周一片苍茫。
湖水无边无际,天边低垂,与湖面融为一体。
轻雾飘渺,隐约可见树木的轮廓,远处传来的鼓声,似乎在召唤我归来。
天空中的云彩像海潮一样涌动,一轮明月升上天空,仿佛指向了远方的吴越。
今日我乘船游览宝应湖,就像回到了汉代。
鉴赏:
《宝应湖夜泛》为唐末五代词人顾敻的作品。此词写景抒情,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四顾但苍苍”,一个“但”字,将词人置身其中的感觉传达了出来,同时表现了他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感。“苍苍”二字写出了夜色朦胧之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氛围。
第二句写景。“天低湖水长”,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低”字用得巧妙,它既写出了夜空的辽阔,又表现了湖水的浩荡。“天低”与“湖水长”,二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接下来两句写远景。“烟分微有树,火灭远闻榔”,描绘出一幅烟雾蒙蒙、树影摇曳的画面。“烟分”二字写出了雾气的弥漫,给人一种朦胧感;“微有”二字则写出了树木的轮廓,使人感到了一种真实感。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夜景。
第四句写听觉感受。“望斗指吴乡”,通过观察星空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望斗”二字表明了自己是在夜晚时分仰望星空;“指吴乡”则暗示了自己在寻找家乡的方向。这一句既表现了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感,又表现了他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写近景。“今日乘槎客,犹如到汉傍”,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今日”二字表明了自己是在夜晚时分乘坐船只游览宝应湖;“乘槎客”则是比喻自己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犹如到汉傍”则暗示了自己在寻找家乡的方向。这一句既表现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他对于漂泊生活的无奈。
这首词通过对宝应湖夜泛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