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躬学稼,鸡犬数家村。
种树因山性,穿池得水源。
槿篱晴雨长,麦垄午风翻。
四体不勤者,兹闻农圃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考生应先对全诗逐句进行翻译,然后分析其内容、情感以及手法等,最后根据要求进行赏析。

本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农庄的景色。全诗共八句,第一二两句写山庄的环境:先生亲自耕种农田,几户人家的村落;第三四两句写农庄的布局:种植树木因山而建,开凿水渠取自自然。第五六两句写农庄的特点:槿篱长满青苔,麦垄在风中翻腾。最后两句写农庄的生活:四体不勤者,兹闻农圃言。

【答案】

译文:

先生亲自耕种农田,几家人家的小村落;

种树依山势而定,挖池引水源而居。

槿篱青苔日久长,麦垄风吹阵阵翻;

四体不勤的人,听到农圃的话才懂得劳动之辛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庄的自然风光和农庄的生活特点,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首联“先生躬学稼”,“躬”指亲自,表明作者是从农民身上得到启发,才有了创作《访顾东桥聂村山庄》这首诗的念头。颔联“数家”二字用得十分精当。它既写出了山庄的宁静、幽深,又暗示出山庄主人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性格特点。颈联“穿池”、“得源”二字,则写出了山庄的布局和特点。它不但说明这里水源充足、环境优美,而且表明山庄主人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营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尾联中的“不勤”二字,既表明了作者的感慨之情,也表明了他对那些“不勤于耕”的人的不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己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