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青山半,遥遥闻梵钟。
古松经几腊,虚殿掩千峰。
佛现瞻龙象,僧行印虎踪。
回心思止托,归路到来佣。
【注释】
天宁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南京最古老、最大的佛教寺院之一。
杖策:拄着拐杖。
青山半:指天宁寺周围的青山。
遥:远处。
梵钟:佛教寺院的法器之一,敲响发出悠扬声音,用以报时和警示。
古松:古老的松树。
几腊:几年。
虚殿:空荡的殿堂。
瞻龙象:指佛出现时,如龙、如象般的神圣形象。
僧行:僧人。
印虎踪:指僧人行走时脚印犹如老虎踪迹。
回心:回到寺庙内的心思。
思止托:想要在寺庙内停留。
来佣:来到寺庙里做佣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天宁寺后有感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杖策青山半,遥遥闻梵钟”,写诗人拄杖登山,远远听见寺院的梵钟声;颔联“古松经几腊,虚殿掩千峰”,写山中古老的松树经历多年风霜仍枝繁叶茂,而寺庙中的大殿却已无人问津,被群峰所遮蔽;颈联“佛现瞻龙象,僧行印虎踪”,写佛显现出神圣的形象,僧人行走时脚印如同老虎的足迹,形容僧人威武庄严;尾联“回心思止托,归路到来佣”,写诗人回到寺庙内,心中想要停留,而归途上却需经过一些劳苦的工作,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描绘了寺庙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