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陵墓枕天山,巀嵲护灵虎豹闲。
入夜梧楸时淅沥,飞泉涧壑晚潺湲。
龙藏万里蟠王气,象卫千秋控帝关。
瞻望不胜埃滴意,严趋神路佩珊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
①“望陵”是第一联的标题,“望”字写出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情景;“陵”字表明了诗人要登上的是一座坟墓或古墓。“本朝陵墓枕天山,巀嶙(lín)护灵虎豹闲”,写诗人遥望远处的山陵。从字面看,这是写远望,实际上却是写眼前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俯瞰脚下的天山,那巍峨壮丽的群山,就像一位威武的将军,把陵墓环抱在他的身旁。山峦起伏,树木蓊郁,山间小溪潺潺流过,一群老虎、豹子在树林中出没,好像在守护着这座陵墓。
②“入夜梧楸时淅沥,飞泉涧壑晚潺湲(huán),龙藏万里蟠王气,象卫千秋控帝关。”第二联写诗人所见之景。诗人继续远望,发现山陵之上有飞瀑流泉,水声潺潺。他不禁联想到山中有龙藏匿,龙是帝王的象征。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静态的景物变得生动起来,形象地写出了山陵的雄伟壮丽、生机勃勃和威严神秘。“象卫千秋控帝关”,想象更为奇特。传说古代神话中说,黄帝在泰山上曾遇见一只神龟,这只神龟便化作一座城楼,成为守卫皇宫的卫士。诗人在这里以神化手法描绘山陵上的景色,既表现了山陵的雄伟,也显示了作者的想象力。
③“瞻望不胜埃滴意,严趋神路佩珊珊”,第三联写诗人面对陵墓时的内心活动。“瞻望不胜”是说瞻仰不已;“瞻”字写出了诗人仰望的情景。“埃”即尘土;“埃滴意”指诗人在登高远望时,被山陵的宏伟景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以致于连尘土都要沾到衣服上来。诗人用一个“不胜”来表示自己的心情,表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严趋神路”指诗人虔诚地走向墓地。“神路”是通向墓地的路。“佩珊珊”形容的是佩带着玉器发出的声音。这里用一个“佩”字来描写自己的动作,表明了作者虔诚的态度。
【答案】
①望
②山陵
③飞瀑
④山陵
⑤神龟
⑥瞻望
⑦神路
⑧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