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马已失碧云寺,举目还望香山陲。
峰峦近日秀可结,楼阁栖云深不移。
灵帝翠旗飒欲下,仙人玄鹤飞相随。
瑶花璚草如可得,青藜白𥯦任所之。
【注释】
碧云寺:在长安城东南,为唐玄宗避暑的行宫之一。出碧云寺道中望香山:诗人从碧云寺出发,经过香山。回马:掉转马头。失:迷。望香山陲:望着香山边沿。峰峦近日秀可结:形容香山的峰峦秀丽,令人赞叹。楼阁栖云深不移:山上楼阁耸入云端,却依然屹立不动。翠旗:即青旗,一种旗帜。飒:疾驰的样子。灵帝:指唐灵帝李亨,唐肃宗之子,曾避难于四川成都。玄鹤: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神仙所居之鸟。瑶花璚草:形容香山的草木繁茂。璚:同“茏”,茂盛。青藜白𥯦:都是隐士的代称。任所之:任凭你到什么地方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游香山时所作。香山,在长安城南,风景秀丽,唐代有著名的寺院碧云寺,这里又是帝王避暑胜地。杜甫由碧云寺出城,沿途看到香山的美景,便写下了这首七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写自己从碧云寺出来后一路向西,到了香山的南麓;再抬头一看,又看见远处的山峦,那山峰秀丽,真是叫人叹为观止。“回马已失碧云寺”句是说,自己刚要掉转马头回去,就失去了碧云寺;“举目还望香山陲”句是说,回头再向远方望去,又看到了香山的边际。“峰峦近日秀”是形容香山的峰峦秀丽得使人赞叹,“楼阁栖云深”是说山上的楼阁高耸入云,而“深不移”表明它始终坚固地耸立在那里。
颔联写山的远景和近景,上句描写香山的远山,下句描写山脚下的楼阁,两句诗连起来,描绘了一幅香山的全景图:“楼阁栖云深不移”,这一句是重点,也是全诗的重心。
颈联描写香山的树木,上句写树木苍翠欲滴,好像有一股风吹过一样,下句写树木高大挺拔,好像有神仙住在这里一样。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香山的树木葱郁、高大的特点,也写出了诗人对香山的喜爱之情。
尾联用典抒情。“瑶花璚草如可得”句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句子:“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意思是说,在香山上采一些美丽的花朵和草儿吧。“青藜白𥯦任所之”句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诗句:“青藜杖我携,黄犊驾我车。”“青藜”是指青色的藜杖,“白𥯦”是指白色的鹿皮帽,这里用来表示隐居的意思。这句意思是说,我带着青藜杖,驾着黄牛车,随意地去任何地方隐居吧!
【译文】
出了碧云寺的道路,又向东走去,看见了香山的北坡。
回头再看香山边沿,那山峰秀丽,真是让人赞叹啊!
山上的楼阁耸入云端,但却依然屹立不动。
仿佛看到仙人骑着黑龙,和一群仙鹤一起飞来。
那山上的树木,就像那些美丽的花草一样,可以采摘;那头上的青藤和头上的帽子,就像那些白色的鹿角和鹿皮帽一样,可以戴。
随便到什么地方去都可以,我准备带着青藜杖、驾着黄牛车,随便去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