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得道貌如童,追蹑岑崟但使风。
毋道姓名千古上,时闻笑语五云中。
开山指顾逢秦禅,行洞应知与蜀通。
忧患相仍兼疾病,愿祈一粒发凡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游茆山赠两道士二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尊师得道貌如童,追蹑岑崟但使风。
无道姓名千古上,时闻笑语五云中。
开山指顾逢秦禅,行洞应知与蜀通。
忧患相仍兼疾病,愿祈一粒发凡蒙。
注释:尊师得道貌如童,追蹑岑崟但使风。这里的“尊师”指的是两位道士,他们得道后外貌像孩子一样。他们追随攀登山峰,只有清风徐来。毋道姓名千古上,时闻笑语五云中。这里的“毋道姓名”意味着这两位道士不张扬自己的身份,而只在五云之中听到他们的笑声和谈笑声。开山指顾逢秦禅,行洞应知与蜀通。这里的“开山指顾”可能是指道教修行者修炼成仙后,可以随意指点江山,改变地形地貌。而“行洞”则可能是指道教修行者可以在山洞中行走,不受世俗束缚。忧患相仍兼疾病,愿祈一粒发凡蒙。这里的“忧患相仍”可能是指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而“疾病”则可能是指身体上的疾病和精神上的困扰。最后一句“愿祈一粒发凡蒙”可能是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通过祈祷获得神灵的帮助,摆脱困境,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道教修行者的诗歌。通过对两位道士的形象刻画,展现了他们的超凡脱俗和神秘魅力。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让读者深思,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命运和精神境界的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