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高识有谁俦,不讳生前作死谋。
百事都忘长脱躧,一丘预筑待藏舟。
亲题幽石因山表,选植名材绕隧留。
只把两间充葬具,叹君曾未似蒙周。
【注释】
约斋刘公作寿藏戏柬:约斋,名约,字斋,号清真。宋元之际文学家、书画家。
藏戏:藏文音译,即戏剧。
百事都忘长脱躧(shǐ):万事都已忘记,长长久久地摆脱世俗的牵累。
一丘预筑待藏舟:在一块地方预先筑造了藏身之地。
选植名材绕隧留:精选树木名种,环绕墓道两旁。
两间充葬具:用两间房屋作为棺材和随葬品。
【赏析】
约斋刘公,名约,字斋,号清真,南宋末年人,以诗文书画知名于世。公元1289年(元至元十四年)夏五月,约斋刘公八十岁诞辰。其子刘基为之作《寿藏戏柬》,诗中充满了对父亲深厚的怀念之情。全诗以“寿藏戏柬”为题,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深厚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
首联起笔不凡,直指其父高超的品格,“超然高识有谁俦”一句,既表明了对父亲高尚品德的景仰,又表现出了对父亲非凡才能的赞赏。这一句中的“超然”一词,既表现了父亲的超然物外、独立不群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父亲超凡脱俗的崇敬之情。而“有谁俦”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凡脱俗的品质在世上的稀有程度,从而突出了父亲的独特地位。
颔联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父亲在生死问题上的从容态度。“不讳生前作死谋”一句,不仅表明了父亲对待生与死的态度非常坦然,而且表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这里的“死谋”二字,不仅指死亡的策略,更是指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这种境界使父亲能够以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生死,从而超越了生死的束缚。
颈联则通过具体的描写手法,进一步展示了父亲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百事都忘长脱躧”,不仅表达了父亲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还表现了他对世事的淡然处之。这里的“长脱躧”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父亲在面对世事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超然脱俗的气度。同时,“一丘预筑待藏舟”一句则描绘了父亲在山水之间寻找精神寄托的场景。他选择一处幽静的山林作为隐居之地,并在其中建造了一个可以安息的小舟。这种选择体现了父亲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亲题幽石因山表”一句,既表达了父亲在山水之间留下的足迹,也表现了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而尾句“只把两间充葬具,叹君曾未似蒙周”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继承父亲遗志的遗憾。这里的“蒙周”一词,既指的是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的过程,也暗示了父亲在生前一直致力于弘扬儒家文化的使命。而尾联中的“叹君曾未似蒙周”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继承父亲遗志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父亲生平事迹的回忆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父亲的敬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生死观念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