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当年贤吏部,不防谗间失高名。
危机骇发曾谁料,抗节独行已自明。
弃置堪怜终白首,沉沦无复念苍生。
欲知吾道今何在,坐席从教野老争。

可叹当年贤吏部,不防谗间失高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一种感慨与惋惜,”贤吏部”可能指的是一位曾经有才能且得到尊重的官员,但因为谗言和误解而失去了原有的声誉。这里的“不防”意味着他原本没有预料到会遭到这些攻击,这反映出当时官场的复杂和人心的险恶。

危机骇发曾谁料,抗节独行已自明。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面对巨大危机时的态度和行为。”危机骇发”意味着一种突如其来的困境或危机,而“曾谁料”则表示人们对此毫无预期。“抗节独行”则是诗人在困境中仍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已自明”表明这种行为已经非常明显,昭示了他内心的坚定和清醒。

弃置堪怜终白首,沉沦无复念苍生。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境遇和他对于社会的看法。”弃置堪怜”暗示了他被迫放弃职位或者地位,”终白首”则表达了他的年老和不幸。”沉沦无复念苍生”显示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状况的忽视和冷漠,强调了自己与社会大众的疏离感。

欲知吾道今何在,坐席从教野老争。最后一句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总结和升华。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吾道”指的是诗人认为的正当之道或理想之道,“今何在”是询问这种理想现在是否仍然存在。“坐席”在这里可能是指文人聚会的地方,“从教野老争”意味着尽管面临困境和挑战,诗人仍愿意倾听并参与民间的智慧交流,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开放心态。

王慎中在这首诗中通过对个人遭遇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一个士人如何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保持自身的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感。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揭示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面貌,使得读者能够从中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政治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