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渐喜世情微,发叹浮生未有归。
鋉石犹知餐诀误,雕龙偏悔著文非。
遂令白日难空遣,坐恐华颠欲就腓。
爱尔陶然东海上,一竿无羡据苔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思想观点和作者感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再结合注释等有关资料,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句中的意象,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还要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诗人如何运用各种手法塑造形象的。
“鋉石犹知餐诀误,雕龙偏悔着文非。”意思是:即使是一块鋉石,也懂得人生苦短而要及时行乐;即使像庄子那样高谈阔论的才子,也后悔自己的文章不能流传千古。这两句写诗人对世俗的看法,表明他鄙夷世俗、鄙俗世俗。
“遂令白日难空遣,坐恐华颠欲就腓。”意思是:于是觉得白日难以打发时光,唯恐衰老的身躯会像老羊那样弯曲。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的无奈和担忧。
“爱尔陶然东海上,一竿无羡据苔矶。”意思是:你喜爱那在东海上悠闲自在的样子,何必羡慕那靠一根竹竿支撑身体的老人。这句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寄顾左山
年来渐喜世情微,发叹浮生未有归。
鋉石犹知餐诀误,雕龙偏悔著文非。
遂令白日难空遣,坐恐华颠欲就腓。
爱尔陶然东海上,一竿无羡据苔矶。
注:鋉(wěi)石:古代一种有花纹的石头。餐诀误:指及时行乐。雕龙:比喻文章写得好。
赏析:
这首五律,是诗人寄给好友顾左山的作品。顾左山号左山,生平不详。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问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感慨与忧患。
首联“年来渐喜世情微,发叹浮生未有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近来我越来越喜欢世俗的生活了,感叹的是人世间没有值得留恋的东西。“发叹”就是感叹的意思,诗人用“浮生”来表示人的一生,“未有归”就是没有归宿的意思。这一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颔联“鋉石犹知餐诀误,雕龙偏悔著文非”。“鋉石”指的是一种有花纹的石头,“餐诀误”是指及时行乐的意思,“雕龙”比喻文章写得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是一块鋉石,也懂得人生苦短而要及时行乐;即使像庄子那样高谈阔论的才子,也后悔自己的文章不能流传千古。这两句诗是诗人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也是对朋友的一种期望。
颈联“遂令白日难空遣,坐恐华颠欲就腓”。“遂令”就是所以,“白日难空遣”是指白日不能度过,“华颠”是指花白的头发,“就腓”是指腿脚弯曲,行动不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于是我就觉得时间难以消磨,担心自己老了以后会变得行动不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自己年老体弱的担忧。
尾联“爱尔陶然东海上,一竿无羡据苔矶”。“爱尔”是“您”的意思,“陶然”是一种愉快的感觉,“东海上”是说诗人隐居在东海之滨,“一竿无羡据苔矶”意思是说诗人已经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没有什么可羡慕的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您可以在东海之滨悠然自得地生活,我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没有什么可以羡慕的了。这是诗人对朋友的祝愿与期许。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