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深虚不自知,泉流云出世中迷。
行寻灶畔逢石髓,欲待稽康已作泥。

诗句原文:

一入深虚不自知,泉流云出世中迷。
行寻灶畔逢石髓,欲待稽康已作泥。

注释解释:

  • 深虚:深不可测或深远虚无。
  • 不知:没有意识到、未察觉到。
  • 泉流:泉水流动。
  • 云出:云雾出现。
  • 世中:世间之中。
  • 迷:迷失方向或失去目标。
  • 行寻:行走寻找。
  • 灶畔:炉灶旁。
  • 石髓:石头的骨髓。
  • 稽康:三国时期的名士,以清高自持而著称。
  • 泥:泥土。

译文:

我一进入那深不可测的地方就不知道自己了,泉水流淌,云雾在世间中迷失了方向。我在炉灶旁寻找,遇到了石头的骨髓,想要等待稽康已经变成了泥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深谷中的洞穴,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和追求。诗中的”一入深虚不自知”形象地描绘了深入其中的人对外界环境的无知状态;”泉流云出世中迷”则进一步表现了身处幽深之地时的迷茫和困惑;”行寻灶畔逢石髓,欲待稽康已作泥”则是诗人在探索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些宝贵的事物,同时也暗示了对稽康这位古代智者的仰慕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