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水千名说鉴湖,凌波虎阜胜吴都。
依稀似向图中见,不是江南此景无。
【题鉴湖】
越水千名说鉴湖,凌波虎阜胜吴都。
依稀似向图中见,不是江南此景无。
【注释】
鉴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西北,为古越国故地。因湖水清澈如镜,故名。
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虎阜:在苏州市西郊灵岩山南麓,又名剑门山。相传晋代吴王夫差于此建阖闾大墓,墓上有虎踞其上。后因称虎丘山为虎阜。
【赏析】
首句“越水千名说鉴湖”写人们对于鉴湖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越水,指鉴浙江流,这里暗指鉴湖。千名,指历代文人墨客对鉴湖的赞誉之多,千言万语也道不尽。
次句“凌波虎阜胜吴都”是说虎阜的山水胜过了吴地的其他地方。虎阜山高林密,山势险峻,有虎踞之形,因此得名。此处以虎阜的秀美胜过吴地的都城(今苏州),突出虎阜之美。虎阜山不仅秀美,而且历史悠久。虎丘山上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如云岩寺塔、千人石等,都是虎丘的代表性景观。这些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使虎丘成为苏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第三句“依稀似向图中见”是对第二句“凌波虎阜胜吴都”的补充说明。这句的意思是说,虎阜山的美丽景色仿佛就在画中一样。这里的“图中”指的是古代画家们绘制的山水画。虎丘山的山水风光被众多画家所喜爱,他们常常将虎丘作为绘画的题材之一。通过画作,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虎丘山的秀美与壮丽。
最后一句“不是江南此景无”表达了诗人对鉴湖美景的独特见解。这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虎阜山的秀美令人赞叹,但鉴湖的美景也同样不可或缺。在这里,诗人强调了虎阜山和鉴湖都是江南地区的重要自然景观,各有特色又相互辉映。虎阜山与鉴湖都是江南地区的标志性景点,它们共同承载着江南地区的文化与历史传统。同时,虎阜山与鉴湖的相互映衬也使得江南地区的风景更加迷人。
这首诗通过对越水千名说鉴湖、凌波虎阜胜吴都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鉴湖南北两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内涵。诗中既赞美了虎阜山的秀美壮观,又表达了对鉴湖美景的独到见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