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以望远,穷发此天池。
滉漾迷三岛,鸿蒙辨四维。
浮波极地际,荡景𦕈云涯。
日月悬孤屿,江河灌漏卮。
直将天作畔,聊取汉为湄。
恨鸟衔枝没,抟鹏踏翅垂。
乘桴伤孔志,摛赋慕班词。
众水朝宗去,何时一似之。

注释:

  1. 登高以望远,穷发此天池。登上高处就能看到远方,这里的“穷发”即指遥远的大海。
  2. 滉漾迷三岛,鸿蒙辨四维。水面波光粼粼,仿佛是迷惑的三个岛屿,而宇宙的广阔则可以分辨出四个维度。
  3. 浮波极地际,荡景𦕈云涯。波涛在天地交界处涌动,景色映照着云端。
  4. 日月悬孤屿,江河灌漏卮。太阳和月亮从孤立的岛上升起和落下,河水从壶口中倾泻而出。
  5. 直将天作畔,聊取汉为湄。我们直接把天空当作边界,暂时取汉水作为我们的边界。
  6. 恨鸟衔枝没,抟鹏踏翅垂。遗憾的是鸟儿被树枝缠绕而消失在视野中,就像大鹏鸟被翅膀束缚一样。
  7. 乘桴伤孔志,摛赋慕班词。乘坐筏子会伤到孔子的理想,我羡慕司马迁辞赋的风格。
  8. 众水朝宗去,何时一似之。众水流向大海而去,何时才能像黄河一样向东注入渤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海上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观海听涛等手法,展现了大海的壮美景色和宏伟气势。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
    首联写登高望远,以“穷发”指代大海,描绘了大海的辽阔无垠和浩渺无边。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大海中的波光粼粼、迷雾重重的景象,以及宇宙的宽广和深邃。颈联则转向了大海的尽头,诗人想象着波涛在天地交界处涌动,景色映照着云端,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尾联则将视线转向了人世,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希望找到一种方式来超越现实,追求更高的境界。
    全诗通过对大海的描述和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