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不自适,访隐出郊原。
一路通樵径,千山掩荜门。
披云开竹院,斸石采苓根。
农事兴南亩,渔歌到北轩。
闻钟寻远寺,憩杖眺孤村。
虎守林中卧,猿参讲后言。
岩花难辨色,谷水不知源。
因愧微官傲,弥钦至道尊。
君将闻好事,书此一同论。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端居不自适,访隐出郊原。
注释:我长时间居住在家中感到不自在,于是外出寻找隐居之地。一路通樵径,千山掩荜门。
注释:一路上都是通往砍柴人的小路,千山万岭将简陋的茅屋隐藏起来。披云开竹院,斸石采苓根。
注释:推开云雾露出竹子的庭院,用石头挖掘茯苓的根部。农事兴南亩,渔歌到北轩。
注释:农事繁忙时,农田里充满了生机;渔歌传来,歌声飘荡在北边的房屋。闻钟寻远寺,憩杖眺孤村。
注释: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我便去寻找那所古寺;停下拄着拐杖的步子,眺望那孤零零的小村庄。虎守林中卧,猿参讲后言。
注释:树林中,老虎静静地躺着;讲经结束后,猿猴在一旁倾听。岩花难辨色,谷水不知源。
注释:岩壁上的花难以分辨颜色,山谷中的水也无从得知源头。因愧微官傲,弥钦至道尊。
注释:因为我只是一个微职之人,却有傲气;但我更加钦佩那些至高无上、尊贵无比的道法。君将闻好事,书此一同论。
注释:您将要听闻一些好消息,就写下来一起讨论吧。
我们进行赏析:
这首诗是陈石亭太仆拜访顾东桥山庄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间的宁静和生活的琐事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道法的尊崇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禅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