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流南纪,衡疑极帝巡。
肇州荆最远,列国楚难驯。
分镇由来重,仗材此日真。
威清霜简峻,宠建隼旟新。
儒学今乘势,朝廷正用人。
忧劳陶甓设,潇洒庾楼亲。
执法兼移俗,治军更训民。
百城迎按节,二列喜行春。
太平多衅日,小丑未康辰。
问罪扬旗正,观兵授钺频。
壶头屯组练,夏口逼棼尘。
凶吉资奇算,安危倚大臣。
宁论权独任,还以德为邻。
赞禹公如益,唯须舞七旬。
诗句解释与译文:
- 首句“江汉流南纪”
- 注释:江汉即长江和汉江,流指的是流动。这里指长江和汉江都向南流去。
- 译文:江汉两条大河都在南方流去,这是地理的描写。
- 第二句“衡疑极帝巡”
- 注释:衡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五岳之一,这里是用它来象征皇帝巡行。
- 译文:皇帝因为衡山而感到疑虑并前往巡视。
- 第三句“肇州荆最远”
- 注释:肇州是今湖北鄂州,荆则是荆州。这两句描述的是地理位置上的距离。
- 译文:肇州位于荆州的最远方,表明两地相距甚远。
- 第四句“列国楚难驯”
- 注释:楚国在当时有很多诸侯国,难以完全驯服。
- 译文:楚国周边有很多国家,使得它难以被彻底驯服。
- 第五句“分镇由来重”
- 注释:分镇通常意味着设立不同的行政单位来管理地方。
- 译文:设置行政单位来治理地方是由来已久且非常重要的事情。
- 第六句“仗材此日真”
- 注释:这里的“仗材”可以理解为依靠有才能的人或官员来治理国家。
- 译文: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够凭借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是非常真实的事情。
- 第七至第八句“儒学今乘势,朝廷正用人”
- 注释:儒学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体系,这里强调了当前利用这些资源来支持朝廷的需求。
- 译文:现在正是利用儒学等传统知识来帮助朝廷选拔人才的时候。
- 第九至第十句“忧劳陶甓设,潇洒庾楼亲”
- 注释:陶甓可能指陶砖,这里用来象征艰苦的工作;庾楼则是一种建筑风格,这里表示亲近自然和轻松的氛围。
- 译文: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要亲手制作陶砖,体现了工作的辛苦。同时,也有一种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
- 第十一句“执法兼移俗,治军更训民”
- 注释:执法指的是执行法律;移俗即改变习俗;治军指的是训练军队;训民则是指教育人民。
- 译文:不仅需要依法行事,还需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来改变当地的习俗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 第十二至第十四句“百城迎按节,二列喜行春”
- 注释:百城可能指许多城市;按节可能是按照一定的节奏;二列可能指军队中的两个部分;喜行春则是指春天到来时的欢乐景象。
- 译文:许多城市都在迎接皇帝的到来,两支军队也在春天里行进着欢快的步伐,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 第十五至第十七句“太平多衅日,小丑未康辰”
- 注释:多衅指有许多麻烦或问题;小丑未康指小角色或小丑尚未稳定其地位。
- 译文:在和平繁荣的日子里,却有许多麻烦或问题存在;即使是最小的角色或小丑,也还没有稳定其地位。
- 第十八句“问罪扬旗正,观兵授钺频”
- 注释:问罪即检举罪行;扬旗正是指正义地举起旗帜;观兵授钺则是观察并授予士兵权杖。
- 译文:正义地检举罪行并进行惩罚,频繁地观察和授予士兵权杖,显示了朝廷的正义和决心。
- 第十九句“壶头屯组练,夏口逼棼尘”
- 注释:壶头是地名,可能是指湖广地区的一个战略要地;组练可能是指训练部队;棼尘可能是指混乱的景象。
- 译文:湖广地区的战略要地——壶头,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训练有素的士兵,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混乱不堪。
- 第二十句“凶吉资奇算,安危倚大臣”
- 注释:凶吉指好坏;奇算可能是指特殊的策略或智慧;安危则是指国家的安危。
- 译文:一个国家的吉凶祸福取决于是否有特殊的策略和智慧,而国家的安危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臣们的智慧和支持。
- 第二十一句“宁论权独任,还以德为邻”
- 注释:权独任可能是指只依赖权力;还以德为邻则是指以道德为基础进行统治。
- 译文:与其单独依赖权力,不如以德行作为治国的基本准则。这表明了政治理想中重视道德的重要性。
- 第二十二句“赞禹公如益,唯须舞七旬”
- 注释:禹公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夏桀,这里是借代;赞禹公如益则是指在赞扬他像古代的益那样忠诚;唯须舞七旬则是指只需要保持这种状态七年时间。
- 译文:赞扬他像古代的益那样忠诚,只需要保持这种状态七年时间就足够了。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