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性遗生迫,微尚在幽深。
联珂遵城隩,肃轸逗河阴。
春气柔且嘉,明霁旷遥寻。
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
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
萦阜上岩嵌,攒石下亏嵚。
览物易成趣,即景纡登临。
陟峻或拆秀,乘风时披襟。
目施晞阳葩,耳夷悦候禽。
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
寝痾怅在昨,真蕴惬自今。
【注】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古人以这一天进行祓禊。大慧寺:位于今江苏无锡市南郊惠山的古刹。后山:指惠山之西麓,有灵山梵宫、华藏寺、香花庵等胜迹。联珂(lí kē):指车驾,代指帝王。城隩(ào):城池的弯曲部分。肃轸(zén):肃然起敬的样子。河阴:即河阴县,在今天的河南孟津县,为古洛阳附近。春气柔且嘉:春天的气息温柔而美好。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晴好。旷遥:空阔辽远。丽黄隰(xī):阳光照耀着黄色的斜坡。惠飙(kuī biāo): 惠风和煦的风。芳林:芳香的树林。中园丘:山中园林之小丘。西山岑:西山上的小土峰。萦阜(yíng fù):环绕的山岗。岩嵌(àn qiàn):岩缝中的石洞。攒(cuán)石下亏嵚(kōu qín):参差不齐地排列着。览物易成趣,即景纡登临:观赏自然景物容易产生情趣,因而登山游览。陟峻(zhì jùn)或拆秀:攀登高山,有时能发现山间的美丽景色。乘风时披襟:趁着清风时常展开衣襟。晞阳葩(xī yáng pá):阳光下的鲜花。耳夷(yí)悦候禽(qín):耳边听到悦耳的鸟鸣声。阿中吟(yīn):指在山中的吟咏歌唱。寝痾:卧病。怅(chàng)在昨:病已痊愈。真蕴(yùn)惬(qiè)自今:真意得到满足,心情舒畅。
【赏析】
《上巳日游大慧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三月三日上巳之日,当时作者正卧病在家,闲步于郊外大慧寺之后山,触景生情,遂作此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意境清新优美,情感真挚深沉。
首句“雅性遗生迫”,点明自己虽然身处尘世,却依然保持着高雅的品质,不随波逐流。“微尚在幽深”,则进一步表明他追求的是内心深处的精神境界,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联珂遵城隩”,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骑着马匹,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前行,仿佛进入了一片神秘的世界。“肃轸逗河阴”,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庄重与沉静。
接下来两句“春气柔且嘉,明霁旷遥寻”,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它既温柔又美好。在晴朗的天空下,他踏上了一段遥远的旅程,去寻找那未知的风景。“白日丽黄隰”,阳光照耀下,大地呈现出一片金色的景象。“惠飙荡芳林”,微风吹拂着花草树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诗人感叹这片山丘与西山相比也毫不逊色,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萦阜上岩嵌”,“攒石下亏嵚”,这些山岗、石洞以及参差不齐的岩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感叹自己的渺小与不足。
“览物易成趣,即景纡登临”二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他喜欢欣赏眼前的景色,更喜欢登上山峰去欣赏远处的风景。无论是攀登高山还是穿越茂密的树林,都能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陟峻或拆秀,乘风时披襟”二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登山赏景的过程。在攀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新的美景;而随着清风徐来,他也会敞开衣襟,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最后两句“目施晞阳葩,耳夷悦候禽”,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中各种生动的景物。阳光下的鲜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鸟儿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
“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二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远离尘世的纷扰,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在山林之间吟咏诗词,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无尽乐趣。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慧寺后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登山赏景之旅,展现了一个内心充满诗意和浪漫的文人形象。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