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枯蓬,我行何悠缅。
已尽前梁墟,还趍故邺甸。
物色含人情,游目皆可见。
马首犹此疆,彼界遥将辨。
芳村鸡犬闻,微术牛羊践。
桑枣原上繁,麻麦野中遍。
生厚地力垦,令简人心劝。
田闾事耕牧,老少乐熙晏。
观俗感予心,为邦美时彦。
不睹琼树枝,空看花满县。
【注释】
《行邺中》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天宝元年(742),当时李白在魏县任太常博士,途经邺城时所作。诗中描写了邺城的繁华景象和百姓的安居乐业。
【赏析】
此为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初年(公元742年)游历魏县时作。诗人在邺县境内,闻知县尹魏君为政之善,魏君适以事他出不及相见,乃作此贻之。
首联:天风吹枯蓬,我行何悠缅。(天风,即自然之风。蓬,枯草。)
颔联:已尽前梁墟,还趍故邺甸。(梁墟,指魏郡旧地。故邺,指邺城旧地。)
颈联:物色含人情,游目皆可见。(物色,景物。人情,人情世态。游目,目光远眺。)
尾联:马首犹此疆,彼界遥将辨。(马首,指马的头。疆,界限。)
首联:天风吹枯蓬,我行何悠缅。
“天风吹枯蓬”,用典。天风吹拂着枯蓬,飘流不定,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自己漂泊无定的身世。
颔联:已尽前梁墟,还趍故邺甸。
“梁墟”,指邺郡一带,古属河南,因魏晋时有梁朝故都,故称。邺城,在今河北临漳西南,汉魏以来为都城。“故邺”指邺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已经走过了从前魏国的旧地,又返回到邺城的郊外。诗人在这里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颈联:物色含人情,游目皆可见。
“物色”,指景物。“人情”,指人情世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景物中蕴含着人情世态,目光所及之处都可以见到。诗人在这里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的深深眷恋之情。
尾联:马首犹此疆,彼界遥将辨。
“马首”,指马的头部。这里比喻诗人的目光。“疆”,界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虽然马首指向了这片土地,但远处的界限仍然难以分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己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愁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