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出本无心,择栖多奇巘。
类予慕真胜,涉趣不知远。
初缘碧涧行,几傍丹崖转。
林追去虎踪,蹬蹑飞猿践。
泉流递浅深,岩谷变阴显。
濆瀑遇留憩,石床时仰偃。
桂芳洞里秋,霞映山中晚。
探异寻前期,入幽忘后反。
神游力不悁,理惬情俱遣。
天路如可梯,欲以微官免。
【注释】
麻姑山:在江西南昌附近。云出本无心:白云本来无心。
“择栖多奇巘”:选择栖息的地方有很多奇特的山峰。
“类予慕真胜”:像我自己一样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涉趣不知远”:涉足于其中,却不知道它的深远。
“碧涧”:青绿的溪流,这里指山间的小溪。丹崖:红色的岩石。
“林追去虎踪”:在树林中追逐老虎的踪迹。
蹬蹑飞猿践:登上险峻的山石。磴(dèn):台阶。
“泉流递浅深,岩谷变阴显”:泉水流淌,逐渐加深,岩石山谷变得昏暗。濆(fén):水流激荡的样子。
“濆瀑遇留憩”:瀑布遇到险要的地方停下来休息。
“石床时仰偃”:石头床上时而仰卧,时而侧卧。
“桂芳洞里秋”:桂花的芳香在山洞里散发着秋天的气息。
“霞映山中晚”:晚霞映照在山上。
探异寻前期,入幽忘后反:探索奇异之处,寻找前人的足迹,进入幽深之地,忘记了返途的方向。
神游力不悁(juān):神游意气豪放,不受任何约束。
“理惬情俱遣”:道理畅达,心情舒畅。
天路如可梯:天上的路如同可以攀登的梯子。想以微官免:希望以微小的职位免除贫困的命运。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登山观景,触景生情,挥笔题写自己的观感。此诗描写了登麻姑山的所见所思、所作所为,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首联两句,写诗人登上麻姑山后的感受:白云本来无心,却偏偏选择在这山间安家;而自己则慕求仙境中的自然风光,于是便来探寻这仙境的奥秘了。
颔联四句,写诗人在麻姑山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诗人说:“涉趣不知远”,说明他游览时没有目的地,随意地观赏着大自然的景物,但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这山中深处。接着诗人又说:“初缘碧涧行,几傍丹崖转。”意思是说,最初是沿着山间清碧的溪流边行走,后来则是在红崖上徘徊。这两句表明,诗人的游览是很有兴味的,他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景色。
颈联两句,写诗人在山上看到的景象。“林追去虎踪”是说,在树林中追赶着老虎的踪迹;“蹬蹑飞猿践”是说,在险峻的山石上攀缘着。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山中游览时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联两句,写诗人的游览活动及感受。诗人说:“泉流递浅深,岩谷变阴显。”意思是说,山中的泉水不断地流淌,逐渐加深,岩石和山谷也变得更加阴暗了。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之情。
六句两句,写诗人在山中看到的景象。“濆瀑遇留憩”是说,在瀑布旁停下来休息;“石床时仰偃”是说,有时躺在石床上歇息。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山中游览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七联两句,写诗人的游览活动及感受。诗人说:“桂芳洞里秋,霞映山中晚。”意思是说,山中的桂花散发出阵阵芬芳,夕阳映照着山峦。这两句写出了山中秋色迷人的景象。
八联两句,写诗人的游览活动及感受。诗人说:“探异寻前期,入幽忘后反。”意思是说,我在探索奇异之处,寻求古人足迹之前,就已经深深地陶醉在美景之中了,以至于忘记了返回的道路。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痴迷之情。
写诗人在山中游览时的神游意气豪放,不受任何约束。“神游力不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理惬情俱遣”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与感悟。整首诗通过对麻姑山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个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