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毂亲劳万乘推,雕鞍玉勒引良媒。
长驱直捣楼烦北,有耳何由掩疾雷。
《出塞曲五首 其一》为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边塞诗。全诗如下:
双毂亲劳万乘推,雕鞍玉勒引良媒。
长驱直捣楼烦北,有耳何由掩疾雷。
译文:
双毂的车驾被皇帝亲自驱使,骑着雕鞍玉勒的骏马,引来了贤良的媒人。我率领大军一直向前,直接攻破敌军的大本营楼烦,敌人哪里还有耳朵去掩住那震天动地的雷声!
赏析:
王昌龄在这首《出塞曲五首 其一》中,描绘了一幅雄壮的战前景象。诗中,“双毂”和“雕鞍玉勒”都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豪华装备,代表了军队的精良装备和高贵身份。通过“万乘推”三字,王昌龄表达了皇帝对出征将领的高度信任与重托。
“良媒”二字则是指贤良的媒人,他们负责为出征的军队挑选合适的将领和士兵,确保战争的顺利进行。这里的“良媒”不仅是军事上的助手,也是文化意义上的引导者,他们的工作对于战争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驱直捣楼烦北”,展现了诗人雄心勃勃的决心和战术布局。这里的“楼烦”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境内。王昌龄选择这个地点作为进攻的目标,显然是经过精心考虑和策划的。他不仅要攻占这个战略要地,还要取得战斗的胜利。
最后一句“有耳何由掩疾雷”,则是对敌人的一种警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敌人即使拥有耳朵,也无济于事。因为一旦我军发动攻击,他们的弱点就会被完全暴露,无法掩饰。这既是对敌人的威慑,也是对己方士气的提升。
《出塞曲五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边塞战争的壮丽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情。这首诗以其豪迈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