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中堂,伐丝比簧。
湎以益欢,志人慨慷。
慨慷生迹,类此繁响。
盈盈在耳,忽忽沦往。
灼灼其华,朔凋春敷。
所并枝叶,不作根株。
劳我以人,伊何莫遐。
天地偶尔,逢之者嗟。
仰穷二曜,高不得掇。
頫即大壑,深不得没。
王乔安期,服食难量。
锢兹委蜕,仅三千霜。
【注释】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八句四十字,以乐府古题创作,采用四言体。
中堂、酒樽:指宴饮之地。伐丝比簧:形容琴瑟之音悦耳动听。
湎(miǎn)以益欢:沉醉于欢娱之中。志:意气。慨慷:慷慨激昂。人:指贤才。慨慷生迹:即感慨奋发之意。类此繁响:犹言此类之声不绝如缕。
盈盈在耳:形容歌声婉转悠扬,使人陶醉。忽忽沦往:忽然间消逝了。
灼灼其华:形容花容娇艳。朔凋春敷:即春光逝去,花儿凋零。
所并枝叶,不作根株:比喻人不能永保青春。
劳我以人:使我心中忧愁烦忧。伊何莫遐:为何不能长久?遐:远。
天地偶尔,逢之者嗟:人生短暂,与大自然相比。
仰穷二曜:仰望日月星辰。高不得掇(duō):摘星揽月,难以企及。
頫(fǔ)即大壑(hè):低头就见深不可测的深渊。
王乔安期:传说中能长生不老的人。服食难量:形容他们求仙访道,药饵无穷。
锢兹委蜕(guǐ tuì):束缚身心,不能自由地追求名利。
仅:只。三千霜:三千个寒暑,喻指岁月流逝。
【赏析】
《短歌行》作于建安十三年(208),当时诗人被征召为司空军师,奉命率兵南下攻打徐州。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
诗的前四句写饮酒赋诗,自得其乐,抒发豪情壮志,表现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后六句写对贤士良将的怀念。诗人感叹贤才难得,功业未就,时不我与,因而发出了“人生几何?”的慨叹。最后两句,写自己虽然有报国立功的愿望,但由于年岁日长,已无法再有所作为。这两句诗是诗人一生事业的总结和反思,也反映了他由盛转衰的人生感受。
此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平实流畅,充分体现了建安文人的创作特色。它不仅继承了建安诗歌的传统风格,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