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三复被纶音,倚注唯专感激深。
充国岂疏屯塞策,马周终许报君心。
风云际会成今古,日月昭融实鉴临。
历历楚山遥在目,壮歌明发大江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判断。此题要求“赏析”,即对诗句的赏析。答题模式为:手法+效果+情感或主题。

“五年三复被纶音,倚注唯专感激深。”诗人五次被朝廷召唤进京,每次都是倚柱长叹,深感朝廷对自己的器重和信任。纶音,指皇帝下诏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信任和忠诚。

“充国岂疏屯塞策,马周终许报君心。”诗人自比于汉代的名将卫青、霍去病,他们曾经在边关抵御匈奴,立下赫赫战功。诗人也曾经在边关抗击吐蕃,保卫过国家的安全。诗人说自己虽然不被重用,但仍然不忘报效国家,就像汉武帝时的卫青、霍去病一样,始终效忠朝廷。这里运用了典故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诗人的忠勇爱国之心。

“风云际会成今古,日月昭融实鉴临。”诗人认为,自己与朝廷的关系如同天地之间的风云和日月一样密切,能够映照出自己的才华和品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感恩之情和对朝廷的高度赞扬。

“历历楚山遥在目,壮歌明发大江浔。”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着楚地的群山,心中不禁豪情顿生,唱起慷慨激昂的歌曲。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壮志凌云、奋发向上的情怀。

【答案】

①五年三复被纶音,倚注唯专感激深——诗人五次被朝廷召唤进京,每次都是倚柱长叹,深感朝廷对自己的器重和信任。

②充国岂疏屯塞策,马周终许报君心——诗人自比于汉代的名将卫青、霍去病,他们曾经在边关抵御匈奴,立下赫赫战功。诗人也曾经在边关抗击吐蕃,保卫过国家的安全。诗人说自己虽然不被重用,但仍然不忘报效国家,就像汉武帝时的卫青、霍去病一样,始终效忠朝廷。

③风云际会成今古,日月昭融实鉴临——诗人认为,自己与朝廷的关系如同天地之间的风云和日月一样密切,能够映照出自己的才华和品质。

④历历楚山遥在目,壮歌明发大江浔——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着楚地的群山,心中不禁豪情顿生,唱起慷慨激昂的歌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