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垣嘉禾秀,秋实何其蕃。
天迥月争彩,风凉露渐繁。
疏蛩鸣唧唧,惊鹊去翻翻。
坐久愈岑寂,幽怀谁共言。

历下秋夕

掖垣嘉禾秀,秋实何其蕃。

天迥月争彩,风凉露渐繁。

疏蛩鸣唧唧,惊鹊去翻翻。

坐久愈岑寂,幽怀谁共言。

注释:

  1. 掖垣:指皇宫的北门,也代指皇宫或朝廷。嘉禾:指庄稼长得好,比喻人才辈出。
  2. 蕃:茂盛。
  3. 天迥:天空高远。月争彩:形容月亮在夜空中竞相发光。
  4. 风凉:形容秋风凉爽。露渐繁:露水增多。
  5. 疏蛩(qióng):蟋蟀,一种喜欢鸣叫的昆虫。鸣唧唧:蟋蟀叫声。
  6. 惊鹊:受惊吓的喜鹊。翻翻:飞翔的样子。
  7. 坐久:久坐不动。岑寂:静寂。
  8. 幽怀:深沉的情怀。谁共言:与谁共同表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掖垣嘉禾秀,秋实何其蕃”描绘了皇宫北门嘉禾秀美的景象,以及秋天收获的丰盛。这里的嘉禾代表庄稼,蕃则意味着茂盛。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颔联“天迥月争彩,风凉露渐繁”进一步描绘了秋天夜晚的美景。月争彩意味着天空中的月亮在争辉,展现了秋天夜晚的美丽;风凉露渐繁则描绘了秋风凉爽、露水增多的情景,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这两句通过对秋天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

颈联“疏蛩鸣唧唧,惊鹊去翻翻”则是对声音的描写。蟋蟀的鸣叫声清脆而连续,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惊鹊的飞翔则显得有些急促和不安。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反应。

尾联“坐久愈岑寂,幽怀谁共言”则是对情感的抒发。久坐不动使心境更加寂静;内心深处的情感无人能解,只能独自面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变化。同时,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