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越纨素,一日再三洗。
褰裳过天津,见人且掩耳。
京洛正日中,美言如可市。
但恐谋生拙,飘零愧妻子。
【注释】
越:指越王勾践。这里借指越国。纨(wán)素:白色的绢。
一日再三洗:形容对越王勾践的怨恨之情。一日:一天;再三:多次、屡次。
褰裳过天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秦昭王听说范雎贤能,就派人送牛车到他家,让他上车入宫。范雎说:“我听说秦王有虎狼之心,希望大王您用狗马之心来对待我,我才敢去拜见大王。”于是,他穿上朝服,撩起衣袖,走过咸阳津,表示自己愿意为秦国出力。
见人且掩耳:意思是说,当他经过时,有人听见他的话,都捂住耳朵,害怕听进去。
美言如可市:意思是说,如果秦王采纳他的计策,那么,秦国就能称霸诸侯了。
但恐谋生拙:但是担心自己的计谋不够高明。
飘零愧妻子:意思是说,因为不能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赏析】
这首诗以讽刺的口吻揭露当时权贵骄横跋扈、专权枉法的行径,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革政治,实现国家强盛的愿望。首句“我有越纨素”,意谓自己身怀才学,而“越纨素”比喻越国的白绢,即越王勾践所制练过的白色细绢,暗指南朝的腐败势力,也暗讽权贵骄奢淫逸的生活。次句以洗衣作比,说明自己日夜勤勉学习,刻苦钻研。“一日再三洗”是说,一天之中要反复洗涤三次,形容学习的勤奋刻苦。三、四句写自己向京城长安出发时的情景,“褰裳”、“过河津”表明自己要去投奔朝廷,又写自己到了京城后见到的人都不敢正视,只能捂着耳朵,不敢听其言谈。这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处境与感受,也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五六句写自己进京后所见所听到的,“京洛正日中”,说明自己来到京城长安,看到阳光灿烂,正是中午时分,暗示了当时的统治者昏庸无能。“美言如可市”,意思是说,如果秦王采纳自己的计策,那么,秦国就能称霸诸侯了。“但恐谋生拙”,意思是说,但是担心自己的计谋不够高明。“飘零愧妻子”,意思是说,因为不能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