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起东南,悠然骛西北。
驶影无淹留,凝望滋迷惑。
前者既萧散,后来空闵默。
岂为仰观者,伫迹从察识。
稚鸟空翔飞,冯风鼓羽翼。
达人知其微,驰驱无轨则。
蘋末生轻风,孤心自相得。
浮云起东南,悠然骛西北。
飘荡的云朵从东方升起,然后向西方飘去。
驶影无淹留,凝望滋迷惑。
它们的影子没有停留,使人凝视时心生迷茫。
前者既萧散,后来空闵默。
前面的已经消散,后面的空自叹息。
岂为仰观者,伫迹从察识。
为何仰望的人,驻足观察以辨真伪?
稚鸟空翔飞,冯风鼓羽翼。
幼小的鸟儿在风中飞翔,展翅欲飞。
达人知其微,驰驱无轨则。
智者洞悉其中奥妙,驰骋而无所顾忌。
蘋末生轻风,孤心自相得。
苹叶尖上吹来轻柔的风,孤独的心与自然和谐共处。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浮云的东升西落比喻人生的荣枯得失、聚散离合,借物抒怀,寄意深远。全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和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浮云”二句,诗人以浮云喻世事变幻莫测,不可捉摸。他感叹浮云东升西落,行踪难定,正如人生短暂无常,难以预料。这种感慨,正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体悟。
“驶影”二句,诗人以疾驰的马车影子比喻自己的身影,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无奈感伤。他感叹疾驰的马车影子不会停留,令人凝视时心生迷茫;同样,自己的人生也如疾驰的马车影子一般匆匆而过,令人无法捕捉。这种感伤,正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前者”二句,诗人以萧散的往事比喻人生中已逝的时光,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无奈感伤。他感叹前面的已经消散,后面的空自叹息;这就像人生中已逝的时光无法挽回,只能徒增悲叹。这种感伤,正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岂为”二句,诗人以仰望的人为例,暗示自己并非像那些仰望天空的人那样,只是站在原地观望,而应该积极行动,有所作为。这里的“瞻”,意为“眺望”。诗人认为,真正的观察者不是那些仅仅观望的人,而是那些积极行动、追求真理的人。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独特理解。
“稚鸟”二句,诗人以小鸟飞翔为例,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感叹幼小的鸟儿在风中飞翔,展翅欲飞;这就像诗人渴望自由自在地生活,摆脱束缚,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向往,正是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诗人以浮云、苹叶尖上的轻柔之风、孤心的自相得等意象,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和谐共生的,如同苹叶尖上的轻柔之风与孤心的自相得一样;而他也愿意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命的真谛。这种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