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负看花又一春,百年彊半几年身。
未能徇性难违性,且复随人苦畏人。
昨日明朝江北路,千盘万折陇头尘。
如痴如醉还如梦,渐觉腾腾欲任真。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辜负了看花的春天,又度过了一个年头。
我虽然不能违背本性,但还是难以做到随和顺应本性。
昨天在江北路上,经过千山万水,尘土飞扬。
像痴如醉,像梦一样,逐渐感觉要放任真情了。
注释:
滁州:今安徽省滁洲市。
道中:在道路中。
梅:梅花。
强半:大半。
徇性:顺从自然本性。
畏人:惧怕世俗之人。
陇头:指山冈上,这里比喻道路艰险难行,形容山路盘旋曲折。
腾腾:形容心情舒畅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自喻,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全诗以“梅”为中心,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特点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首句“辜负看花又一春”,诗人感叹自己又度过了一个春天,而这个春天却辜负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花开。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第二句“百年彊半几年身”,诗人用“百年彊半”来表达自己的年龄,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生命历程。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第三句“未能徇性难违性”,诗人表示自己虽然不能违背自然本性,但还是难以做到随和顺应本性。这里的“徇性”和“违性”分别指顺应自然和违背自然,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人生态度的矛盾和挣扎。
第四句“昨日明朝江北路,千盘万折陇头尘”,诗人描绘了自己行走在江北的路上,经过千山万水,尘土飞扬的场景。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对生活的不易。
第五句“如痴如醉还如梦,渐觉腾腾欲任真”,诗人用“如痴如醉”、“如梦”等词汇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顺其自然的境界。这里的“腾腾”形容心情舒畅的样子,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整首诗以梅花为载体,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它既有深沉的哲理意蕴,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