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平郊地夜嘈嘈,出手烟花合自劳。
弟子到齐齐起火,九龙天上阿谁高。
【释义】
春灯曲 其六宽敞平坦的郊野夜晚喧嚷吵闹,点燃的烟花是自寻烦恼。
弟子们到齐一齐燃放烟火,那九只龙在天上高高飞翔。
【译文】
宽敞平坦的郊外夜晚喧闹,点燃的烟花令人烦恼。
弟子们集合起来放烟火,那些九龙飞上了天空。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当时李德裕为中书令、监修国史,与牛僧孺有矛盾,牛僧孺任淮南节度使。作者应诏作《春灯曲》,以抒怀怨之情。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宽平郊野夜嘈嘈,出手烟花合自劳”,意思是说:宽阔平展的郊野上,夜晚灯火闪烁,热闹非凡,人们争相燃放花炮。“出手”是随手的意思,“自劳”即自找麻烦。这一句是说,人们为了取乐,不惜浪费人力财力,自找麻烦。“弟子到齐齐起火,九龙天上阿谁高?”的意思是说:当所有的人都燃放完毕时,只见天空中出现了九条龙,它们腾云驾雾,盘旋飞舞。“阿谁”即哪一个,“高”是高大之意。这句是说,这时不知是谁燃放了龙形焰火,使天空出现了龙的形象。诗人运用想象,把夜空中的烟火比作龙,既富有诗意,又表现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憧憬。全诗意境开阔、明快,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