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南画松百年矣,黛色霜皮烟雾起。
所赠尚书无姓名,但道其人关中耳。
关中今者李尚书,古人与稽今人居。
画手通神神呵护,宛在李公读书处。
人间世有前后身,后身往往前身因。
事皆天定良非偶,物由人重名不朽。
司徒磊砢任栋梁,此物居然丁固梦。
李下有仙松有公,千秋气韵同生动。

【注释】

  1. 沈启南:唐代画家,与王维、吴道子、李思训并称“四杰”,善画松,人尊为“圣”。
  2. 关中:即今陕西中部地区,这里泛指陕西。
  3. 尚书:古代高级官吏的职称。
  4. 稽:同“几”,近。
  5. 前身后身:指人的前世和来生。事皆天定良非偶:事情都是上天注定的,不是偶然得来的。物由人重名不朽:万物都是由人重视而传扬下去的。
  6. 司徒:对官衔较高者的尊称。磊砢:高大挺拔的样子。
  7. 栋梁:屋梁,比喻能担任大事的人。丁固梦:丁固是西汉人,梦见天上有神人给他一把斧头,说:“你如果砍下大树,就可以做栋梁。”后用“丁固梦”比喻才能被任用。
  8. 李下:指李树底下。仙:形容松长得高而且直。
  9. 公:这里指关中李尚书。
    【赏析】
    此诗首联写李尚书所赠之松,意谓此松非但百年物,其色泽、形态,如黛色霜皮,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次联点明松之所在,言松非他人所有,而是关中的李尚书所赠,意谓此松非他人所能拥有,而只有李尚书可以享受。三联则进一步描绘松的特征。松虽通神,却仍离不开李尚书的呵护;松虽然生长在李尚书读书的地方,但它的存在却给李尚书以精神上的滋养。五联则是对松的赞叹。世间万事皆有前因后果,松与李尚书的关系也是如此。六句则是对松与李尚书关系的高度概括,意谓松的生长与人的重视密不可分;李尚书作为栋梁之才,松的存在正是他辉煌事业的象征;松的生命力强大,它之所以能够如此茁壮成长,正是因为人们的重视和珍爱。最后两句则是对松的赞美。松虽然只是一件普通的物品,但它却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松的高洁品质,更是让人为之敬仰。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一幅松树画,赞美了李尚书的人品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