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门灯挂昔时春,锦绣知为上户人。
世事尽归文字贵,长天不动海门尘。
【注释】
“春灯”:指元宵节时悬挂的彩灯。
“其八”:指第八首。
“锦绣”,指华丽的衣裳。这里比喻富贵。
“上户”:古时候,贵族、豪门称为“上户”。
“文字贵”:用文辞来装饰门楣是古人认为值得炫耀的。
“长天不动海门尘”:意思是说海风吹拂不到的地方,尘土是不会飞扬的。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全诗以咏灯为中心,借咏灯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首句“沿门灯挂昔时春”,写元宵夜游街巷观灯的情景,这是元宵佳节人们赏灯的习俗。“昔时春”三字,不仅点明时间是在元宵节,而且暗含一种怀旧之情。
次句“锦绣知为上户人”,写那些富家子弟们把灯挂在门前,耀武扬威,显示其身份的高贵。“锦绣”一词在这里指的是华丽的衣服,而“知为上户人”则是指那些富有的人家。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实,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富家子弟的讽刺和不满。
第三句“世事尽归文字贵”,进一步强调了文人墨客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文字贵”指的是文人的才华和学识被看重,而不仅仅是他们的财富。这里的“文字”也可以理解为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
末句“长天不动海门尘”,写海风刮过的地方,连尘土都不会被吹起。这句诗既形容了海边的自然环境,也隐含着对于那种浮华世界的批判,表示只有真正有才华的人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会被世人所抛弃。整首诗通过咏灯这一载体,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