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红纸榜迎禧,庆赏还同十五时。
闻道上元能赐福,也应先赐与穷儿。
【注释】
迎禧:迎接喜庆。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先:首先。穷儿:穷人的孩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元宵节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大花红纸榜迎禧,庆赏还同十五时。
闻道上元能赐福,也应先赐与穷儿。
【注释】
迎禧:迎接喜庆。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先:首先。穷儿:穷人的孩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元宵节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湖中曲】 湖西望湖湖水平, 湖东望湖湖水生。 湖中鲤鱼喷湖水, 似郎白马湖中行。 注释: 1. 湖西望湖湖水平,湖东望湖湖水生 - 这两句诗描绘了湖西和湖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湖泊的深情厚意。 2. 湖中鲤鱼喷湖水,似郎白马湖中行 - 这两句诗以鲤鱼喷水、白马湖中行为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湖中的美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湖西望湖湖平、湖东望湖水生等意象
翻译: 昔日的劳役征召,只是耳闻的。 而今日的劳役征召,却是亲眼所见。 往日的劳役之苦,尚能听到; 但今日的劳役之苦,却难以诉说。 难以完全表达我的辛苦和痛苦,只能通过耳朵,但你们不会真正了解我的感受。 我又怕长吏会责怪我们,人们宁愿触犯猛虎,也不愿意得罪官吏。 猛虎可以轻易杀人,而官吏却可以轻易杀害我们。 上达于天,下接地面, 长吏直接召集我们进入官署,长吏的命令不容置疑。 一家一月需三征
注释: 往役,指过去的征役。海门,指古时边防要塞。城守,指驻守在海边的城堡。复徵夫,恢复征召士兵。予里,指作者的乡里。十九户,指作者的家乡有一百九十九户人。十人同日驱,指一百九十九名男子在同一天被征去当兵。遭逢甘委命,指遭遇到被迫服从的命令。辛苦叹为儒,感叹自己从军艰苦,却只能成为儒士。不及云间鹤,指比不上天上的飞鸟自在。云间鹤,指云中的仙鹤。从教默或呼,指只能默默无闻地活着。 赏析:
【诗句注释】 1. 刻烛行:即“咏烛”,咏唱烛光的诗词。 2. 刻烛嘱莫速:在烛光下告诫不要走得太快。 3. 尔停嘉尔淑:你停下来,愿你美好。 4. 尔速詈尔毒:你走得快,我诅咒你。 5. 毒莫毒乎文人文:没有比文人更毒辣的。 6. 淑莫淑乎文人心:没有比文人更温柔的心。 7. 真伪不难欺幽独:真假很容易在孤独中欺骗自己。 8. 天下无心有心毒:世界上没有人心机,却有太多心机的人。 9.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咏鹰诗。全诗共七十二句,每四句为一韵,共分八韵,押平声韵。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放鹰行 天上的雄鹰啊,天天在人臂和人肩之间翱翔。 驯养鹰儿不容易,可怜壮健的人骑马进村去。 地方长官沿门敛钱,早晨供应食物,晚上供给床铺。 张挂罗网来捕捉鹰,不要在偏僻的地方设下陷阱。 大路平坦像弦线,行人避开尘埃不通行。 不知道的人却要前进,却被捉住并受鞭打。 逼着他们飞向天空
客中七夕 旅怀初就馆,扫石且高歌。 今夕果何夕,树间露气多。 短墙临古岸,曲径覆长罗。 自笑同牛女,年年一渡河。 注释: 1. 旅怀初就馆:旅居他乡的心情刚刚安定下来。 2. 扫石且高歌:打扫着石头边,一边唱歌。 3. 今夕果何夕:今夜究竟是哪个夜晚? 4. 树间露气多:树间的露珠很多。 5. 短墙临古岸:矮矮的墙壁傍着古老的河岸。 6. 曲径覆长罗:曲折的小路上长满了藤萝。 7. 自笑同牛女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理解能力。在默写名句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
槟榔歌 槟榔生长在琼岛,琼岛树木是本生。 本直子分离,用途是结婚。 新婚的快乐无法估量,新婚后的欢乐无法忘记。 美人用双明珰作为饰品,美人手里变成鸳鸯。 鸳鸯飞向大海居住,麻姑拾得赤龙珠。 赤龙珠光彩照人,封书交给锦鲤鱼。 鲤鱼背着书信南风起,鲤鱼乘着风日行万里。 明珠缭绕绍青琅玕,千颗万颗在海面上闪耀。 海市蜃楼声嘈杂,闺中佳人心中苦。 纤纤玉手金剪刀,青罗贝叶白玉膏。 白玉膏,青罗叶
【诗句】 南山有田不种桑,南山有地不种羊,南山有女不缝裳。 女儿七岁学采茶,采茶换得金虾蟆。 虾蟆趯趯背光湿,飞作金钗鬓边立。 大姑小姑相欢呼,提筐戴笠日未晡。 春风冉冉吹百草,今朝不采明朝老。 蚕女贤,茶女贤,火云生火烧目前。 解得目前渴,南山山雨来屋角。 【译文】 南山上的土地不种桑树、羊群,山上的女孩子不去缝制衣裳。 一个七岁的女孩子开始学习采茶,通过采茶她换来了一只金虾蟆。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蚯蚓歌 - 解释: 描述蚯蚓在特定天气条件下的行为,以及它们对环境的敏感反应。 - 译文: "The earthworm's song, clear weather brings." 2. 蚯蚓鸣 - 解释: 蚯蚓发出的声音,通常与天气变化有关。 - 译文: "The earthworm makes its sound, with clear weather."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联:径曲泉能绕,山回寺忽逢。 - 这句诗描述了玉泉寺的道路曲折,泉水绕着寺庙流淌。"径曲"意味着路弯曲,"泉能绕"形容水流环绕着寺庙。"山回寺忽逢"则描绘了山峰回环,在不经意间与寺庙相遇。 第二联:舟谁藏大壑,玉自削群峰。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舟谁藏大壑"可能是指隐藏在大壑(深谷)中的船,暗示着深邃和隐秘
【注释】 “春灯”:指元宵节时悬挂的彩灯。 “其八”:指第八首。 “锦绣”,指华丽的衣裳。这里比喻富贵。 “上户”:古时候,贵族、豪门称为“上户”。 “文字贵”:用文辞来装饰门楣是古人认为值得炫耀的。 “长天不动海门尘”:意思是说海风吹拂不到的地方,尘土是不会飞扬的。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全诗以咏灯为中心,借咏灯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注释】 1. 沈启南:唐代画家,与王维、吴道子、李思训并称“四杰”,善画松,人尊为“圣”。 2. 关中:即今陕西中部地区,这里泛指陕西。 3. 尚书:古代高级官吏的职称。 4. 稽:同“几”,近。 5. 前身后身:指人的前世和来生。事皆天定良非偶:事情都是上天注定的,不是偶然得来的。物由人重名不朽:万物都是由人重视而传扬下去的。 6. 司徒:对官衔较高者的尊称。磊砢:高大挺拔的样子。 7.
《曹允宁水部心远斋》作者:佚名 注释: 方丈端居室,悠然与世违。 清香凝座满,俗驾到门稀。 岳色遥当户,京尘不染衣。 放歌啼鸟和,对酒落花飞。 日涉闲成趣,天游思入微。 云霞邀翰墨,山水寄音徽。 谡谡风鸣籁,溶溶月鉴帏。 会心宁在远,吾亦憺忘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水部心远斋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首联“方丈端居室,悠然与世违
【注释】 1. 宫人入道:宫女修炼成仙。 2. 其一:第一首诗。 3. 铅粉:指涂在脸上的脂粉,古代妇女常用来化妆。 4. 胭脂:指抹在脸上的颜色鲜艳的化妆品,这里代指女子。 5. 威仪:指女性的仪态和风度。 6. 较迟:慢一些,稍微迟一点。 7. 金殿:指皇宫里的殿宇,这里泛指皇帝的宫殿。 8. 方宠日:正在受到宠爱的时候。 9. 玉颜:指美丽的容颜,这里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 10. 未衰时
秋风秋雨送将归,归后音书莫便稀。 匡阜池头三石雁,年年霜落自能飞。 注释:在秋风秋雨中送吴水部回家去庐山,你归家之后千万不要减少书信往来。 因为匡阜的池边有成群的鹅鸭,它们每年秋天到了寒露时节就会结队起飞。 赏析: 《送吴水部还庐山》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86年(唐玄宗天宝五载)。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友人的归途作了深情的祝愿,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全诗以“送”字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