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花开已怆神,烟波况是倦风尘。
天晴霄汉斜通海,春水凫鹥浴向人。
江上浮云吾独见,镜中垂柳自相亲。
一声溪笛客何去,明日上书西入秦。
解析
诗句注释:
- 南陌花开已怆神 - 描述在南边的小路旁,看到花开时感到哀伤。
- 烟波况是倦风尘 - 形容江上烟雾迷蒙,加上舟行疲惫的尘土,更添惆怅。
- 天晴霄汉斜通海 - 天气晴朗时,天空与海洋之间仿佛有桥梁相连。
- 春水凫鹥浴向人 - 春天的水面像鸭子和鹅在水中沐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江上浮云吾独见 - 我独自看到江上的浮云。
- 镜中垂柳自相亲 - 镜子里映出的柳树仿佛在与我亲密交谈。
- 一声溪笛客何去 - 听到从溪边传来的笛声,不知道是谁吹响了这曲。
- 明日上书西入秦 - 明天我要向西前往秦国,可能是指准备向朝廷报告或提交某事。
译文:
在南边的小路旁,看到花儿盛开让人感伤。
烟雾弥漫间舟行疲惫,更增愁绪。
晴朗的日子里,天空和大海似乎连成一线。
春日的江水,如天鹅和鸭子般在水中嬉戏。
我独自看见江面上的白云。
镜子中的柳树仿佛在与我对话。
听到从溪边传来的笛声,不知何处传来。
明天我将向西前往秦国,或许是为了汇报或提交某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从“南陌花开已怆神”开始就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哀伤。随后,诗人用“烟波况是倦风尘”进一步强化了旅途中的劳累与不适。而晴朗的天空与海水相接的景象,给人以希望和平静,与前文的情感形成对比。诗中的“镜中垂柳自相亲”和“一声溪笛客何去”,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最后,“明日上书西入秦”可能是诗人对未来行动的一种期待或决心,显示了他的远大志向与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