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遥隔伏波津,南望千峰倍怆神。
秋色紫薇垣上客,月明青草瘴边人。
世事古今花共对,江流天地枕相亲。
平生不会伤离别,垂老方知惜别身。

【注释】

伏波津:即今广西贵县北之象州,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在此驻军。

紫薇垣:指皇宫的宫门。

秋色、月明:都是写秋天景色。瘴边:边远之地。花共对:花开花落,彼此相对,这里借以比喻人世的兴衰更替。枕相亲:枕头靠在一起,亲如兄弟。垂老方知:年纪大了才懂得珍惜。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故人的诗。首联写诗人与故人之别;颔联写故人在边地的艰苦生活和处境;颈联写故人与世无争,与天地为伴,自己则深感珍惜;尾联点出题旨。全诗抒发了与故人永别的伤感之情。

“怀程湟溱太守”是这首诗的题目,程湟溱,字子美,唐代文学家,官至御史中丞、潭州刺史、荆南节度使等职,他与李白有深厚的友谊,被李白誉为“诗仙”。此诗是李白在程子美赴任途中所赠,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首句写程子美赴任的地点是遥远的楚地,用“遥隔伏波津”来表达两地相隔之远。伏波将军,就是西汉名将马援,他驻守交趾时,曾在这里驻军,因而得名”伏波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与程子美分别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只能远远地从远方传来他的音信,让人倍感凄凉。

次句中的“南望千峰倍怆神”是说诗人站在山脚下,望着远方的山峰,心中感慨万千。诗人眼中的这些山峰,仿佛在向他倾诉着离别的痛苦。而诗人心中的这份悲痛之情,似乎也随着眼前这些山峰而倍增。这里的“千峰”指的是湖南岳阳楼附近的洞庭湖,而“怆神”则是形容诗人内心极度的悲伤与无奈。

第三联中,“秋色紫薇垣上客”是说诗人看到秋天的景色,想起了自己在宫中做宾客的日子。而“月明青草瘴边人”则是说月光下的青草地上,有一个人正在孤独地度过这个夜晚。这里的“月明青草”指的是诗人在宫中时的生活环境,而“瘴边人”则是诗人想象中的那个人。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四联中,“世事古今花共对”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像花儿一样的生命却始终存在。这里的“古今花共对”可以理解为诗人用花儿来比喻自己的人生经历,而“花共对”则是说花儿虽然会凋谢,但它们的存在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回忆。这里的“江流天地枕相亲”则是说江水流淌不息,仿佛是在陪伴着大地入睡。这里的“江流天地”指的是长江流水,而“枕相亲”则是形容江水的流动给人带来的舒适感。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年岁已高,却仍然难以割舍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垂老方知惜别身”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晚年才意识到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时光是多么重要。这里的“垂老”可以理解为诗人已经年迈,而“惜别身”则是说他珍视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之间的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