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
水从霄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
明月三更谁共醉,朔风初动不堪留。
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
【注释】
“天台山”是浙江省的一座名山,山上有著名的天台寺。“缥缈”,形容山势高远、云雾缭绕的景象。“荆楚”,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泛指中原以外的广大区域。“豫州”,指河南省一带,这里泛指中原地区。“明月三更”,指夜深人静的时候。“朔风初动”,指早晨刚刚刮起的北风。“朝来云雨”,早晨出现的云和雨,常用来比喻意外的变化。
【译文】
天台山顶,云雾缭绕,显得高远而神秘。我站在山顶,心中充满了壮志,却无奈地想与世共游。
江水从霄汉分出,流向荆楚大地,直到中原之地。
在月光下,我们三人饮酒畅饮,直到三更时分才醉。
清晨刚过,北风吹起,让人无法留住。
忽然间,天空中的云彩突然散开,仿佛看到了仙人在山顶上。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隐居天台山期间。诗人以豪放洒脱的笔调,描绘了天台山之奇伟秀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自由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联写登临天台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象。“缥缈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这两句描写诗人登上天台顶,只见群山苍茫,云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同时,诗人的雄心壮志也随之消散,不禁感慨万分,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自然美景的一部分。
颔联通过写江水从霄汉分出、流经中原、最终汇入大海的壮丽景象,进一步烘托了天台山的雄伟。这里的“荆楚”、“豫州”都是泛指中原地区,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颈联写诗人在月光下与友人们畅饮至三更时的情景。这里的“谁”字,既指酒仙李白,也暗含诗人自己;“不堪留”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遗憾。
尾联写清晨云开雾散,诗人仿佛看到了仙人出现于山顶之上,这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想象和寄托。这里的“恍惚”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热烈,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