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嫌善弈思偏涩。
局才竟、还终日。
速也何妨迟不必。
拙无争巧,小须图大,此意予粗识。
烂柯山里迷樵客。
老杀神仙争白黑。
人事输嬴凭顷刻。
一行传法,象山知数,手快宁低得。
【注释】:
常嫌:常常嫌恶。善弈:下棋技艺高超。思偏涩;思考不敏捷、不流畅。局才竟:棋盘刚结束时。还终日:还在下棋。速也何妨迟不必:即使慢一点又有什么妨碍。拙无争巧:笨拙的人没有争论的巧妙,意谓拙人自有拙人的乐趣。小须图大:稍微努力就能达到目标。此意予粗识:这个意思我略知一二。烂柯山:相传晋代樵夫王献之曾在山中游玩,见到一位女子在山上采药,两人一见钟情,后来王献之得道成仙后,来到山中与那位女子相会,两人依依惜别。后人因此称山为烂柯山。迷樵客:被砍柴人所迷惑。老杀神仙争白黑:把神仙都给比下去了。老杀:形容十分厉害。输赢:胜败,这里指围棋对弈的胜负。凭顷刻:仅凭短暂的时间。行传法:传递着佛教教义。象山知数:比喻善于观察事物的规律。手快宁低得:手快的人未必就高明。
【译文】:
常嫌弃自己下棋技艺不高,
棋盘刚结束还在下棋,
即使慢一点也不碍事,
笨人也有乐趣,
稍微努力就能到达目标,
这意思我略知一二。
烂柯山里被樵夫所迷惑,
把神仙也给比下了,
胜败全凭短暂时间。
一传一递地传授着佛法,
善于观察事物规律,
手快的人未必就高明。
赏析:
这是一首咏棋诗。作者自谦棋艺不佳,却仍坚持每日对弈,并以此自乐。他以自己的棋艺水平来评价别人,认为“拙无争巧”,即笨拙的人没有争论的巧妙,意谓拙人自有拙人的乐趣,而对他人棋艺的评论却是“小须图大,此意予粗识”。这种自谦自乐的情趣是值得肯定的。
诗中说:“烂柯山里迷樵客,老杀神仙争白黑。” 烂柯山是一个传说故事,相传晋朝有个樵夫名叫王质,一日到山里去砍柴,看见两位仙人下棋。他观看了很久,不知不觉中太阳下山了,等到回去时,才知道已经过去了一百年。王质回到家里,才知道自己老了,原来自己一直在看两位仙人下棋,不知不觉过了一百年。这就是“烂柯”二字的来历。这首诗用这个故事说明下棋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且可以让人忘记一切,陶醉其中。同时,诗人还通过这个故事讽刺那些只知道下棋而不顾其他事情的人,表达了对这种人的不满情绪。
诗中的“一行传法,象山知数”,是指围棋中的布局和计算,体现了作者对围棋艺术的热爱和追求。